小尾寒羊饲养与管理技术定西市畜技术推广站印二零零四年七月二十五日第2页共6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4页第一章小尾寒羊的品种特征及生产性能一、品种特征(一)外貌特征小尾寒羊体质结实紧凑,结构匀称,骨骼健壮,体格较大。体型为四肢较高,前后躯体发达,侧视略呈正方形。四肢端正,蹄质致密,行动敏捷。公羊头大,鼻梁隆起,有发达的螺旋形大角。角质粗硬坚实,角尖稍向外偏,角呈三棱形,其角内因髓腔大小可分为实角和空角。一般角长在40厘米以上。颈粗短,背腰平直,四肢粗壮,耆甲高,前胸发达,有较长的发毛,整体外观威武雄壮。母羊性情温和,后躯发达,头小,颈细长,有角者约占半数,其中多数仅为角根,或为镰刀状角、鹿角及姜角。耳朵转动灵活,可前后收集声音,一般向前下方下垂。公、母羊腹下多生有短刺毛。小尾寒羊被毛异质,毛色以纯白色为主。历史上曾存在过的花色羊,随着育种工作的开展已几乎灭绝。惟有个别羊只在头部和四肢有黑褐色斑点。头部黑色或褐色多集中于眼的周围,耳尖、两颊及嘴头。小尾寒羊属短脂尾,尾长不过飞节。公羊尾形呈圆扇形,尾部中间有一纵沟,尾尖上翻紧贴于沟中,一般长、宽各18厘米左右;母羊尾形不一致,多为椭圆形,尾长14厘米左右。(二)体尺、体重第3页共64页第2页共6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4页1.体尺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高分别为91.16厘米和77.7厘米,平均体长分别为97.95厘米和79.51厘米;周岁公、母羊平均体高分别为85.44厘米和74.45厘米,平均体长分别为92.33厘米和74.60厘米。2.体重小尾寒羊公、母羔羊初生重分别为2.48千克和2.25千克;3月龄断奶重分别为20.36千克和17.8千克;周岁公、母羊平均体重分别为74.4千克和39.43千克;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分别为94.44千克和49.47千克,最大个体重分别为130千克86千克。(三)品种特性1.适应性小尾寒羊对温暖、干燥气候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对恶劣环境有很强的适应力。小尾寒羊耐粗饲,饲草料采食广泛,从营养成分高的优良牧草到品质差的秸秆、树叶、藤蔓等皆能采食利用。在保持一般营养状况下,小尾寒羊的繁殖力不受影响,较好地保留了蒙古羊粗放饲养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小尾寒羊适于舍饲和半舍饲,同时也可放牧,合群性亦好,觅食能力强,适于农区小群放牧。因此,将是我市今后发展工厂化养羊宝贵的品种资源。2.早熟性小尾寒羊性成熟早。若饲养管理条件好,发育好,母羊到6月龄即能发情配种,当年可产羔。公羊生后5月龄精子即成熟。小尾寒羊发情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配种、产羔,第4页共64页第3页共6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64页这一特点使小尾寒羊的生产价值大为提高。由于生产周期短,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3.多胎性小尾寒羊产羔率平均为260%,若饲养条件好,个别可高达300%。群体产羔宰的比例为:产单羔的约占11.1%,产双羔的约占56.4%,产三羔的约占巧25.3%,产四羔的约占6.5%,产五羔的约占0.7%。可以看出,小尾寒羊每胎以二羔和三羔者为最多。小尾寒羊产羔率和胎次的关系是:初产母羊平均产羔率最低,为186.2%;第四胎产羔率最高,可达300%。1~4胎次产羔率逐步上升,以后随着胎次的提高产羔率逐渐下降。4.生长发育快小尾寒羊的生长发育较快,但从其全期生长发育来看,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在不同时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幼龄时绝对增重偏小,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达到高峰后,绝对增重又逐渐减缓,成年后体重变化不大。从大量测定的结果来看,小尾寒羊的初生体重较其他绵羊为小,一般不超过5千克(平均范围为2~5千克),主要原因是其一胎多羔的缘故。小尾寒羊的体重增长以周岁前较快,公羊平均每月递增12.5%,母羊平均每月递增14%,周岁至18月龄期间生长速度减慢,公羊平均每月递增1.97%,母羊由于怀孕、哺乳等原因的影响,各月变化不大。小尾寒羊绝对增重以周岁内最大,公、母羊3月龄至周岁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47.59克和141.7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