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时间:40分钟)1.一般情况下,完成下列哪项实验不需要用到氯化钠溶液()A.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核酸的分布B.观察藓类叶片中的叶绿体C.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正常形态D.对鸡血细胞中DNA粗提取2.试剂或材料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处理正确的是()A.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B.人工诱导多倍体时,可用低温处理代替秋水仙素处理C.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叶代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吡罗红染液代替醋酸洋红液3.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成分一致)中的扩散速率不同B.氢氧化钙溶液能用来鉴定体外培养的人的某种细胞是否进行了有氧呼吸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不需要进行预实验D.用含有尿素的培养基可以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4.下列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有误,并影响实验结果的是()实验名称操作步骤A脂肪的鉴定取花生子叶切片→滴染液染色→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滴酒精洗浮色→吸水纸吸去酒精→滴蒸馏水→盖盖玻片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载玻片的液滴中→烘干→染色→吸去多余染液→盖盖玻片→镜检C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培养不定根→低温诱导培养(4℃,36h)→取材→卡诺氏液固定→酒精冲洗→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切取含酚酞的琼脂块→浸没于NaOH溶液10min→取出,吸干,纵切琼脂块→量取NaOH扩散深度→计算表面积/体积比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操作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甲根尖1~3mm处-+++乙根尖1~3mm处+-++丙根尖5~7mm处++++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6.(双选)下列生物学研究方法正确的是()A.用层析液分离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B.利用标志重捕法研究某种植物种群的密度C.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D.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传递,可采用14C标记示踪7.(双选)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①②③④⑤⑥3%的淀粉溶液2mL—2mL—2mL—3%的蔗糖溶液—2mL—2mL—2mL2%的α淀粉酶溶液1mL1mL1mL1mL1mL1mL反应温度0℃0℃60℃60℃100℃100℃碘液2滴2滴3滴2滴2滴2滴注:表中“—”表示没有添加。A.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B.①②两组实验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C.②④⑥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D.设计上述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8.(双选)利用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海藻酸钠胶体和氯化钙溶液制备大小相同的凝胶珠,再进行以下实验(表中内容不完整):试管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浓度:mol/L)加入凝胶珠(粒)测定凝胶珠由试管底部上浮到溶液表面所需时间(min)10.120.330.5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凝胶珠可以多次使用B.试管1、2、3各加入的凝胶珠的数量要相同C.3号试管凝胶珠上浮所需时间最长D.此实验探究了酶的高效性9.酵母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多个地方涉及酵母菌,如图6-13-1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图6-13-1(1)在①中,酵母菌与醋酸菌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②③的实验中,如何测定酵母菌有氧呼吸无酒精产生,而进行无氧呼吸过程中有酒精产生?测定步骤如下,请补全:取3支干净的试管编号A、B、C,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发酵液,在C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并轻轻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变成________色。(3)在④的实验中,如要连续7天测定恒定体积和浓度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用7支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