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广东百校联考模拟)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2.(2013·邯郸四校模拟)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下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它说明()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3.据《华东经济管理》1991年S2期统计“从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看,江西纺织化纤部分企业1990年工业总产值比1983年增长48.04%,年均增长6.86%……”。当时江西纺织化纤部分企业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主要是()A.国民经济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4.(2013·长春模拟)下面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D.单位GDP能耗的变化情况5.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邓小平南方谈话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6.(2013·清远调研)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下列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的举措是()①“大跃进”运动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发展乡镇企业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③④7.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D.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8.(2013·临沂期中)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粮票的废除说明()A.粮食产量已自食有余B.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C.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D.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管制9.(2013·长春一模)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0.(2013·苏州模拟)下表数据的变化表明()各种经济类型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80年0.02%0.48%1998年28.5%38.3%18.9%A.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基本形成B.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C.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11.(2013·泸州一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特点。“全方位”主要是指()A.全国范围对外开放B.全行业对外开放C.对所有周边国家开放D.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12.(2013·黄山七校模拟)2011年12月11日,胡锦涛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事件是指()A.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