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一、选择题1.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解析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应采用分液法分离;碘易溶于CCl4,故用蒸馏法分离;用酒精浸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利用萃取原理。答案C2.不能鉴别AgNO3、BaCl2、K2SO3和Mg(NO3)2四种溶液(不考虑它们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A.盐酸、硫酸B.盐酸、氢氧化钠溶液C.氨水、硫酸D.氨水、氢氧化钠溶液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A选项硝酸银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亚硫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硝酸镁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与硫酸反应;B选项用盐酸可鉴别出硝酸银和亚硫酸钾,硝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氯化钡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C选项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而后白色沉淀溶解,氨水滴加到硝酸镁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硫酸滴加到氯化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硫酸滴加到亚硫酸钾溶液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选项无法鉴别出氯化钡和亚硫酸钾。答案D3.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Ba2+、Mg2+、H+、OH-、Cl-、HCO、SO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C.丙溶液含有Cl-D.丁溶液含有Mg2+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通过反应现象反推物质,充分考查了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②可知,乙溶液为H2SO4溶液;根据①可知,只有Ba(OH)2才能分别与SO、Mg2+、HCO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甲为Ba(OH)2;根据③可知,丙溶液中含有Cl-,丙为MgCl2,丁为NH4HCO3,选项D错误。答案D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分液②过滤③分馏④重结晶都是混合物分离常用方法,其中根据粒子大小分离的只有②B.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可准确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于90g水中C.中和滴定时,滴定前滴定管必须洗净并烘干D.可用如图装置干燥、储存并吸收多余的HCl气体解析B项,硫酸铜晶体含有结晶水,故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于90g水中所得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不正确;C项,中和滴定时,滴定前滴定管不需要烘干,但需要用待装的液体润洗,不正确;D项,用排空气法收集氯化氢时,由于氯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左侧用长导管,右侧用短导管,不正确。答案A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分析可知①通入Cl2,与C2H6可以发生取代反应,③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CO2气体。答案B6.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A.Ba(OH)2、KSCN、NaCl、Mg(NO3)2(FeCl3溶液)B.NaNO3、NaHCO3、(NH4)2SO3、Na2SiO3(H2SO4溶液)C.NH4Br、K2CO3、NaI、CaCl2(AgNO3溶液)D.(NH4)3PO4、NaBr、CuSO4、AlCl3(KOH溶液)解析本题是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实验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鉴别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的考查。A中可先利用FeCl3鉴别出Ba(OH)2[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和KSCN(产生血红色溶液),然后再利用Ba(OH)2鉴别出Mg(NO3)2(产生白色沉淀),最后一种为NaCl,故能鉴别;B中可利用将H2SO4分别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为NaHC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SiO3,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为(NH4)2SO3,余下的为NaNO3,故能鉴别;D中可利用将KOH分别逐滴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为CuSO4,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的为AlC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