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年海口市风暴潮防灾应急演练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海洋防灾减灾工作部署,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2008年开始组织开展海南省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技术项目——海南省风暴潮高风险区增水淹没图的编制工作,第一个子项目《海口市风暴潮高风险区增水淹没图和应急疏散路径图编制》已于今年7月完成建设,并通过了专家验收。为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检验项目成果,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我省应对海洋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省海洋与渔业厅计划于2009年11月6日(暂定)在海口市组织开展一次风暴潮预警和应急疏散演练。为做好本次演练工作,特定以下方案。一、演练组织机构总指挥:蒙国海副市长副总指挥:李蔚春副秘书长、郑道英(海口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成员:美兰区分管副区长、市三防办部分成员单位一名领导下设模拟演练办公室,分设导演组、保障组、联络组,各组人员从成员单位抽调,办公地点在市海洋与渔业局。二、演练工作依据(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5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对气候异常国家方案》,国务院,2007年;(3)《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海洋局,2005年;2(4)《海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海南省人民政府,2006年;(5)《海南省防风防洪工作预案》,海南省三防办,2006年;(6)《海南省风暴潮、海浪、海啸灾害应急预案》(送审稿),海省海洋与渔业厅,2007年;(7)《2009年国家海洋观测预报工作方案》,国家海洋局,2009;(8)《2009年海南省海洋观测预报实施方案》,海南省海洋与渔业2009年。三、演练背景设置海南岛是受台风影响频发地,今年“0988”号热带风暴“美丽沙”2009年11月2日0800时中心位于北纬15°01′25″,东经118°21′05″,中心最大风力12级,预计“美丽沙”将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受“美丽沙”以及天文大潮、大暴雨的影响,11月5日中午12时海口市将发生超过警戒水位的风暴潮增水,低洼地新埠岛将受淹,房屋倒塌,人员需要紧急疏散安置。四、演练参加单位及工作分工演练参加单位:市三防办、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预备役部队(以中国海监海口市支队为主)、美兰区政府(包括区三防办、区海洋与渔业局)、边防派出所及新埠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参加单位分工:海口市三防办:跟踪风暴潮动态,监测预报增水情况,发3布预警。美兰区政府、新埠街道办事处:组织当地群众紧急撤离并做好安置工作。公安、边防派出所:受灾区域的安全保卫(按维护安全秩序要求准备)。民政局:救灾物资的组织。布置群众安置场所,生活所需物品准备(在安置处搭帐篷3个,准备矿泉水、面包食品100份)。卫生局:在安置场所设医疗救护站,负责伤员的救治,卫生防疫工作(医疗救护站1个,救护车1辆)。预备役部队(以中国海监海口市支队为主):随时做好群众受灾抢救工作,并具体负责疏散人员的集结、引导和维护现场秩序。海口市海洋与渔业局:向各个区、沿海乡镇、村发布风暴潮预警信息。总指挥部设置在海口市海域动态监管中心会商室;现场指挥所设在新埠街道办事处原振发学校。五、演练地点和人数根据此次演练工作需要,确定海口市美兰区新埠街道办事处横沟村作为应急演练疏散村庄,原振发学校为疏散人员安置场所和指挥中心,应急疏散人员80名,其中老人20名,小孩20名,妇女15名,青壮年25名。六、演练时间和过程(一)情景设计:11月5日上午,新埠岛横沟村的村民群众象往常一样,都忙于工作、生活、学习当中。老人忙于家禽喂养,年轻的夫妇忙于出海作业的准备,小孩子正在学校贪婪地4读书着。受0988号热带风暴“美丽沙”以及天文大潮的影响,横沟村将受淹没,接到省海洋预报台发布的风暴潮警报后,市风暴潮防灾工作组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各就各位,美兰区、办事处及村委会各级干部迅速通过广播、挨家挨户和赶往田间街头动员到已准备好的大巴上集中,准备撤离。撤离的同时,医疗救护、群众所需生活用品、人员安置帐篷准备到位,公安、交警维护道路交通畅通和安全保卫,预备役部队投入受灾抢救的各项准备。群众到站安置时,每人发一瓶矿泉水、一份食品。(二)演练过程演练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