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3页建设和谐的中国森林文化体系ConstructionChineseConcordForestCulture张国庆/ZHANGGuo-qing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安徽246300ForestryBureauofQianshanCountyQianshan246300,Anhui,China[摘要]本文论述了文化、生态文化和森林文化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森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建设和谐的中国森林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文化,森林文化,发展学,和谐发展[中图分类号]B832,G0,S7[文献标识码]AAbstract:Thistextdiscussedthebasictheoriesofculture,ec-cultureandforestculture.andthenanalyzingtheourcountryforestculturalconstructionintheexistentproblem,andputforwardownviewpointfortheconstructionChineseConcordforestculture.KeyWord:culture,forestculture,developolog,concord-developmentCLCNumbers:B832,G0,S7DocumentCode:A1.森林文化forestculture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从广义来说,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和谐的生态文化是生产力发达、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生活文明、社会繁荣的标志。从广义来看,生态文化就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社会-人-环境”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生态文化是指社会的生态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也就是说,生态文化,就是有关“生态”的文化。森林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森林文化是人们不断认识、调整人与森林、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在广义上讲,森林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与森林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狭义上讲,森林文化指的是与森林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1.1森林文化的哲学基础和森林文化的内涵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在森林中,以采猎为主,“尊天父,敬地母”,人类臣服于自然。那时人类虽然具备了社会的最初形式,但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一切以自然为中心。那时的文明,是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中心主义”文明,是原始文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人类学会了耕种、放牧,为了获取更多的产品,人类开始乐毁林。这时的文明,是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摆脱了自然的束缚,进入“亚人类中心主第2页共23页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3页义”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高喊着“知识就是力量”,无知地挥舞着斧头,砍向生我育我的“地球母亲”,人类与自然彻底决裂。然后,自然也毫不留情地给人类以报复。这时期,就是工业文明时代,也即“人类中心主义”文明时代。随着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的爆发,人们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地球是由地圈、水圈、气圈以及生态系统组成的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一个可以自组织的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外在或人为的干扰具有整体稳定性的功能。如果外在或人为的干扰超出这个范围,这个“生命体”将会受到难以弥补的伤害。这既是生态学的哲学理论基础,也是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森林,是其中地圈的主体,因此,它也是森林文化的哲学基础。换句话说,生态哲学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整体性相统一规律、(森林)生态演替规律、(森林)生态循环和再生规律、(森林)生态平衡规律是森林文化的哲学基础,森林文化的内涵,随着文明的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其内涵关键词可以分别概括为“崇敬”、“采伐”、“征服”。而在生态文明阶段,森林文化的内涵可以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