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分析与展望主持人:各位朋友,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光临我们的第七期中关村论坛,经常参加我们论坛的朋友都知道,中关村论坛基本围绕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每一次都能引起大家高度的重视,也有非常热烈的氛围。我们中关村论坛主要围绕这么一个主题来谈,在科教兴国实施战略中,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是大家共同关注的,不管是党政领导,科技界、经济界,包括社会方方面面,都引起高度的关注,创新成为非常热烈,响亮的话题。今天晚上非常荣幸地请到,我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李京文先生。李先生主要是从事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包括生产率,经济形势方面,在资源环境方面,在重大的工程方面,大家都知道长江三峡还有南水北调超大型的项目,李先生做了分析论证,提出可靠的数据论证。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大型的项目才有可能进行下去。李先生在国内的经济界是一个权威,不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学委员会的委员,同时也是俄罗斯科学院的院士,国际生产率科学院的院士,李先生在科技界、经济界都有影响。李京文:非常高兴请我来参加这个大会,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这个论坛,除了感谢以外,还要表示歉意。上个礼拜我答应要来讲,我以为感冒今天就应该好了,可是我会做经济预测,不会做医疗预测,预测没有做好,这两天还没有完全好,嗓子还不太好,今天讲的,如果讲不清楚的,请大家原谅。创新这个问题,大家都做了很多研究,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也没有做太多的准备。我提供了一个稿子,将在这里陆续放出来,字小了一点,不太清楚。我讲的时候,由于时间所限,我不照着念,挑其中重要的讲一点,简单的就跳过去。大家都知道,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创新将会出现一些什么新的特点,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有些什么对策,这是国内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特别是青年学者、青年专家。因为,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毛泽东同志在40多年前,在莫斯科,当时还是青年,跟我们讲话的时候,讲了非常著名的几句话,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就是“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属于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几句话应该说是真理,对当时青年是正确,对现在的青年当然也是正确的。所以,21世纪肯定属于在座的学者和专家们,21世纪的中国是靠你们来建设的。所以,我想你们更加关心中国如何通过创新来发展,来壮大、来强大。今天我就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创新”这个名词应该说在国外,我们国内过去没有用创新这个词,我们过去有创造、创意,各种各样类似的名词都有。但是,创建、创始、创举、创造等等。创新这个名词,能够在科学上运用,应该归功于美籍的澳大利亚人“熊彼德”,他首先把创新这个名词用于经济学,在“熊彼德”在他的分析里,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现在许多人都把创新、技术创新,当成一个自然科学,就是中国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讲的科学技术。实际上,它的创新不是技术概念,是经济概念,是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永志于商业,用于经济生活,这才叫创新,是一个概念。但是,科技界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但是现在国内已经形成一个习惯,科技指的就是自然科学,一门技术,是中科院的范畴。历届的政府报告我们多次提讲,大多讲技术,怎么发展,然后在精神文明建设里面,顺便讲一句要发展社会科学。有一年最惨了,前面讲要加强治安,要打黑扫黄,后面讲加强社会科学。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就多次提意见,过去都没有见效。今年的总理政府报告,“十五”规划里面变了,把社会科学放在了科教兴国里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里面,也就是地位上成了科学技术。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吴大尤到大陆访问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人发明“科技”这个字,是非常大的遗憾,他的意思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