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0世纪经营管理体系的回顾俯瞰组织整合手法的变迁当企业规模扩大,经营网点或分散发到国内外时,如何整合组织,以及如何使各网点的步调和方向朝着经营目标整合起来,就成为重要的经营课题。最重要的是要把人们的想法朝着一定的经营目标整合起来,考虑怎么样才能做到“上下一心面对万难”。这就是“管理”的主题。首先,20世纪初叶出现的整合的手法有:通过建立管理组织来整合,通过设置委员会来整合,通过制定制度,有预算控制来整合。由管理组织/委员会/预算控制来进行的组织整合由生产系统来进行的组织整合在上述思考之外,由“科学的管理”和“标准成本”来整合生产组织的手法于20世纪初开始登场,在福特的RiverRouge工厂的汽车生产等方面发挥出了威力,并成为美国制造业的原动力。科学管理标准和标准成本,在本质上,有“部分最适合等于全体最适合”思想和“经营资源的最大运转等于最高生产效率(人和机械运转的越多赚的越多)”的思想。针对这个科学管理法本质上以“资源的最大运转”为命题的生产范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以资源运转,而是以生产的加工产品迅速传送到顾客手中,即‘物流迅速化”为命题的生产范例登场了。由管理会计来进行的组织整合在生产系统整合组织体方法之后登场的是“用管路会计整合组织体”的方法。从现在的“事后诸葛”来看,标准全部成本计算的计算构造,形成了重视资源运转和“部分最适合等于全体最适合”的框架。将标准时间基准点的生产数量啊与报酬相联系起来的“计件报酬制”写进与员工回的契约条款,是这种“部分最适合的框架”更加强固了。另外,因为全部成本计算是实行制造间接费的期间配合计算,所以形成了允许生产库和提前生产,并使其正当化的结果。对经营者的业绩以可分配的利润这种短期结果来评价体系,阻碍了需要长期志向的制造业的前进,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根据关系性和进化的原理进行的组织整合到最后还是通过“关系性和进化的原理”进行的系统再设计,将成为21世纪制造业经营系统的关键。对以经营战略为基础,由上而下型的美国经营确实也有学习的必要。生产范例的转换表1-1福特系统和准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的范例比较Ⅰ福特系统的范例(20世纪初-1920年左右)·以流水作业进行的大量生产方式。生产节拍化,标准作业化。·以上流进行计划性的材料投入。从上流到下流的的流水作业。·根据每月的生产量计划进行预算的生产,推向市场(ProductOut)·限定车种(福特只有T型车一种)以量产效果作为目标。·将统一部品汇总流出,扩大批量,有计划的进行量产是最大的成本下降。Ⅱ准时化系统(JustinTime,1970年-)·以小批量生产为目标,单个制造,单个发送是最终目标。·以工序拉动方式。·制造工序的共通性的灵活运用(努力将多品种少量生产方式像重复产品那样流出)。·浪费的排除,时间点的表面化,改善活动的持久化。·马蹄形配置,集团技术。·劳动的多能化,流动、柔软化。···制造业经营系统的范例转换表1-2制造业经营的范例转换泰勒主义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泰勒主义时期(1970年以后)1.环境因素高成长经济低成长时期以生产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预测生产为主体订单生产为主体固定是常态变化是常态长期经营计划中期计划/偶发事态计划2.思考方法制造成本就有价值制造本身没有价值(不久就可以卖掉)有时是坏事(剩下的产品形成死库存)重视资源的满负荷运转重视提高物流速度(不让人和机器闲着)(不让物品停滞)最大限工作量,最大限运转最快的资金流等于最大利润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多品种少量,小批量生产(单个流动)长生产周期短生产周期以期间损益计算利润以现金的收支计算利润表1-320世纪经营理论的“知识型”F系列(结构化模型)I系列(非结构化模型)经济和经营理论科学主义(NewApproach)机械论的世界观新古典派经济理论马克思.韦伯(理念型)泰勒(标准化,专业化,单纯化)产业的组织和个人责任(A.Brown)(OrganizationofIndustry)根据数值的经营QuantitativeManagement)张德勒“组织服从于战略”事业部制矩阵组织购买型联合企业产业社会学、心理学霍桑(NathanielHawthorne)实验人间关系论(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