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和谐建设汇报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XX县区建立实施了旨在促进党内和谐的“结对联建”制度。通过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在新时期不但应重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党内和谐建设。党内和谐,是一个急需通过制度和实践创新来解决的党建新课题。党内不和谐影响执政效率和先进性作用党内和谐,就是要使处在各社会层面中的党组织和党员,思想认识上能换位包容,工作实践中能和衷共济,目标任务上能整合一致,党员与党员之间能坦诚相见,形成既有纪律、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党内生活局面。当前,我国社会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出现了经济格局和利益关系、社会生活、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这使我国改革发展处于“矛盾凸现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影响党内和谐。党内不和谐在一个县域内,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思想认识上缺少换位包容,影响党内和谐。一是党员处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分层中,无不打上“分层”的烙印,因而认识差距大。处于社会分层上游的部分党员对享有的优厚物质生活待遇认为理所应得,不顾其他层面党员和群众;处于社会分层中游的部分党员只瞻前不顾后,觉得待遇低,发牢骚;处于社会分层下游的部分党员看不惯中上游党员,一出口便称之为“腐败”。二是党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党员中年龄大、文化低、致富能力弱的比例大,上级组织作出的重大决策,相当一部分不能正确理解和认真落实。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党员,信息来源混杂,对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了解不透,产生疑虑甚至反对。三是诚信受损,少数地方在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生产生活困难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承诺未兑现,一些群众便当面指责:“你们共产党说话不算数。”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同样受到了诚信损害,感到有苦难言。这种现象在少数地方频繁出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上级党组织的信任度降低。第1页共5页行动上步调不协调,影响党内和谐。一是少数部门党员、党员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衙门习气重,“无钱不办事、收钱乱办事”,吃拿卡要,伤害群众感情。二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图虚名,求显绩,不切实际地铺摊子“树形象”,违背科学发展观,使下级党组织不堪重负,时有怨气。三是基层党组织由于物质基础有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仍困难重重。一些村级党组织无阵地,一些地方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不健全,党组织在工作上唱“独角戏”,因此被动应付甚至消极怠工。以上不和谐现象的出现,影响党政组织工作运转,影响党的执政效率和先进性作用的发挥。“结对联建”是促进党内和谐的成功探索针对党内不和谐现状,我们认为,一些问题是可以通过“破格行为”,以及“走动管理和越级建议”等途径求得解决。因此,我们XX县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大胆探索,建立了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与农村、社区、企业“结对联建”制度,搭建起以上下两个党支部一对一的交流沟通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互助互动平台,促进了党内和谐。以目标激发“结对联建”活力。一是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人要走才亲”,机关事业单位党员通过与农村、社区、企业党员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从他们的“屋漏”找到自己的“政失”,从他们的困难中激发自己的责任感,增强爱民意识。农村、社区、企业党员也从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的言谈举止中获得鼓舞,从而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包容。二是全面提升组织建设水平。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通过帮助“活动阵地”建设,添置设备设施,组织农村、社区、企业党员外出参观学习和支持帮助骨干党员外出培训等,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通过解决农村、社区、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的不足,帮助建立起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树立农村、社区、企业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激发了活力,增强了战斗力。三是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帮助农村、社区、企业发展经济,全方位支持联建单位的经济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第2页共5页用制度落实“结对联建”任务。XX县区委建立了联同过组织生活、谋划经济发展、消除热点难点问题、搞好扶贫济困、开展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