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农田工程与池塘建造及水源要求首先要考虑进排水设施,对于大面积养殖,要有总的进水渠和排水渠,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做到自排自放,减少抽水的用电费用。建坝很有必要。要保持一定的坡度,防止坍塌,便于长草,有利于龙虾栖息。小面积养殖和高密度养殖,一定要建防逃设施;对于大面积的普养(比如稻虾连作)可以省去防逃设施的建设。池塘专养与稻田养虾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池塘养,一个是稻田养。池塘养虾面积不限,小的2-3亩,大的过100亩。水草以伊乐藻为主,少数能够种植轮叶黑藻。管理方式与稻田养虾相似;(1)池塘结构:池塘四周挖8-10米宽环沟,深度0.8-1.0米,高温季节给龙虾提供避暑场所。坡度1:2.5,塘埂高度以能保持台田水位1.0-1.5米为宜;(2)水草种植:10-12月份种植伊乐藻(第一年养殖龙虾可种植轮叶黑藻),间距2-4米,种植时台田水位在10公分左右;有条件的搭配种植黄丝草;(3)苗种放养:由于龙虾有自繁习性,一般2-3年放一次苗种,养殖过程中可以根据龙虾密度适当补苗。放苗方式有两种:一、秋季放养模式,放养10-20只/斤的种虾,每亩放苗30-50斤;二、春季放养模式,放养60-100只/斤的虾苗,每亩放苗6000-8000只;种虾以就近原则,质量不好不要放。放苗前水体解毒、防应激,种虾下塘前食盐水消毒2-3分钟,然后全池放苗;(4)投喂与卖虾:全程投喂龙虾饲料,每天投喂2餐,早上一餐投喂全天的30%,下午一餐投喂全天的70%。根据池塘是否浑水、夹草等现象判断投食是否充足。在5-6月投喂高峰期,投饵率可达到8-10%。小龙虾一般从4月份开始起捕,根据虾的规格与密度控制起捕数量,苗种过多时,不论大小,快速卖虾;苗种不足时,捕大留小,并及时补苗;(5)产量与效益:池塘专养龙虾产量一般在300-500斤/亩,最高可达到1000斤/亩。效益跟龙虾规格和产量成正比,规格越大,卖价越高,池塘专养模式养虾卖虾周期长,特别是在下半年虾价好的时候可以卖高价,取得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平均亩成本在2000-3000元,亩效益在3000-5000元;发展池塘专养的客户也越来越多;虾蟹混养与池塘专养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龙虾、螃蟹都有。种植的水草种类和池塘管理方式跟池塘专养一致。湖北地区有超过50万亩的虾蟹混养面积,主要集中在洪湖、监利区域,龙虾平均亩产量在200斤左右,龙虾收入在2000元/亩。亩投入在2000-4000元,亩效益在3000-6000元。龙虾养殖水深在0.5米左右较合适,沟的水深最好不要超过1米,最深处不要大于1.5米,要求水深不一,池塘要按照这个要求建造。因此,要求池塘底部有深有浅,高低不平。水塘(鱼塘)底部最好要开沟,深浅不一。要种植水草,保证三分之一的水面有水草。对于大面积的水塘,中间一定要开沟垒坝,而且要露出水面,便于人工操作(投喂、捕捞),同时便于龙虾栖息、掘洞和捕食。否则,产量不高。要求场地地势平缓,进排水方便,以粘性土质为佳。面积以3亩~5亩为宜,池塘坡比为1:3,水深30~100cm。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80公斤或漂白粉10公斤、漂白粉精3公斤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池底25%~30%左右面积种植水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也可种植莲藕、茭白等经济作物,这些水草和作物一方面是龙虾的食物,同时也为克氏螯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前期水草未长出时,可用陆生植物扎成草把放在鱼塘埂1.5米处,每隔3米~5米放一把,每亩放20把~30把。为保证有足够的地方供亲虾掘穴,同时也为进排水方便,面积比较大的水域可在池中间构筑多道池埂,所筑之埂,有一端不与池埂连接,使之相通。这样,在养殖密度较高时,通过一个注水口即可使整个池水处于微循环状态,便于管理。为保证充足用水,可在距池埂2m开挖深30~40cm的沟,以保证土壤湿润。克氏螯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通常用塑料密网、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总的布局图:池塘(稻田)采用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每块池塘(稻田)内部采用以下方式开沟:1、十字型开沟2、口字型开沟3、田字型开沟4、井字型开沟以上四种方式中,口字型和田字型方式较好。每块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