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帮扶机制的思考党的*报告中,*同志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成为新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乡采取多种措施,从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关爱党员、干部,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用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我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基本情况*乡位于*县东南部,与浙江长兴、安吉接壤,全乡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2.1万。下辖6个行政村,有6个村级党总支和27个党支部,党员596名,其中70岁以上的老党员65名,党龄满50年的党员32名,农村因病因灾导致生活困难党员有24名。二、主要做法(一)注重激励引导,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抓载体在服务农民党员上形成合力。加强与信用部门的联系,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创活动。通过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对那些想发展、缺少启动资金的农村党员优先提供不用抵押、不用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3-5万元。对50岁以下无致富门路的党员通过开展“党员学科技”、“素质提升工程”等活动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和科技培训,使他们掌握1至2门农业实用技术。通过在企业、在专业协会中建立党支部的手段,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把生产能手培养成党员,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抓民主,畅通党员行使权利渠道。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对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党的干部考察任免、发展党员、后备干部培养、党费收缴使用、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和党员结对帮扶等方面内容,分别通过会议、公开栏、公示报告等形式进行公开,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对重大事项通过举办党内情况通报会、座谈会、听证会的形式,认真听第1页共4页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畅通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和养老公积金制度。抓考核,创造争优竞先的良好环境。重视党员的工作表现,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通过年初党员承诺和村干部创业承诺,年终“双评”建立重优奖先、“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激励机制,确保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得到明显提高。对那些政治思想过硬、带动能力强的党员优先推荐为党员中心户,为党员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我们注重正确的舆论引导,坚持每月编发《今日*》刊物,每年编制《今日*》特刊和电教片,充分利用身边的人和事宣传新理论、新思相、新人新事,使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修养,提高素质,成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头人、骨干力量。(二)着力关怀服务,不断激发党员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建立关怀机制。一是建立了谈心交心制度,在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之间广泛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党组织班子成员之间每年至少谈心2次以上,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季度至少与支部内党员谈心1次以上,谈心以“面对面谈心”、“一对一谈心”为主,以会谈、电话谈为辅。通过谈心,加强了解,沟通思想,加深理解,消除误解,增进团结,在谈心交心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对一时难以沟通理解的问题,适当增加谈心的次数,力求在谈心中化解矛盾。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后进党员,党组织安排专人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转化思想,既让被谈话人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又能使其感到组织上真正关心自己。二是建立走访慰问制度。坚持定期走访与平时走访相结合,除平时走村串户进行慰问外,在每年的七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前夕,对长期患病的党员、丧失劳动能力的党员、生活比较困难的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并结合实际制定帮扶措施,定期了解进展情况,以达到尽快解困的帮扶效果。走访时,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全乡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本村、本单位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并认真第2页共4页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乡村两级党员干部都上门对老党员、老村干部以及生活困难党员进行慰问,代表党组织送去关怀和温暖。三年来,全乡共走访慰问贫困党员300人次。搭建服务平台。在乡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全程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