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安全生产法》第2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3.《安全生产法》第16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1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5.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取得甲种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可经营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危险化学品。1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1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维护、保养、检测必须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16.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17.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18.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后勤保障组织主要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物资以及生活、医药等的后勤保障。19.《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0.《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21.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2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2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该立即组织抢救。2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输、废弃的6个主要环节全部纳入监督管理的范围。2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27.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不可以销售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28.通过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押运人员。29.通过铁路运输剧毒化学品,必须配备2名以上押运人员。30.质检部门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3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检查记录应当至少保存2年。34.危险化学品包装内应当附有与该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外层加贴或者栓挂与包装内的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35.危险化学品零售业务的店面内应该设警示标志。41.电器连接部位容易造成触电事故。46.在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中,不允许对某些设备采取接零,而允许对另一些设备只采取保护接地而不接零。48.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49.事故的间接原因是指使事故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50.灼烫事故不包括电烧伤。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1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的总体思路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重心下移、关口前移。13.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结合。1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16.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18.企业应负责制定现场应急预案,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并适时进行修订。19.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