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必看热点热点类试题命制规律命题意图从考试学角度来说,所有的面试,无论是公务员招录考试,还是企业招聘,抑或是事业单位招考,都必须要紧紧围绕“人——职”匹配性来进行设计。对公务员招录面试而言,无论采用结构化、半结构化,还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无论是综合分析题、人际关系题,还是情境应变题,都必须紧紧围绕“考生——公务员职位”匹配性来设计题型、编制题目。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剖析公务员职位的胜任力模型,才能准确把握命题人的意图。对于公务员这种特殊职业而言,考生必须具备强大的“思维力”、“执行力”和“沟通力”。而热点类试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力”,因此,我们重点讲解“思维力”的相关理论知识。“思维力”,是指考生应当具备和机关工作相适应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由此决定的思维方式。其外延包括三个方面:一、理性看待自己这点对应的考查题型主要是自我认知题中的过往背景类试题。常见的命题方式有:1.请你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2.请谈谈你的优点和缺点。3.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家庭。4.周围的朋友怎么评价你?在命制这些题目的过程中,命题人意在考查考生是否了解机关工作所需要的性格倾向、工作经验、能力素质等基本特质,是否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与机关工作的匹配程度。例如,报考外交部的考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外交部对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吃苦精神及家庭环境要求非常高。在政治素养方面,要求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充分了解并坚决贯彻我国的外交战略及基本方针政策;在吃苦精神方面,要求身体素质过硬,能够从事长期、枯燥且艰苦的驻外工作,能够承受高强度工作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在家庭环境方面,要求直系亲属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水平,能理解并积极支持长期驻外工作。如果考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充分了解报考职位的具体要求,那么在答题过程中,就特别容易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二、理性看待机关这点对应的考查题型主要是自我认知题中的意愿动机类试题。常见的命题方式有:1.你为什么报考公务员?2.有人说:“公务员是铁饭碗。”对此,你怎么看?3.请你按照重要程度,对金钱、权力、地位进行排序。意愿动机类试题,既要考查考生对自身是否有准确、理性的定位,又要考查考生是否能够理性地看待机关工作。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部分考生报考公务员的动机和出发点不够端正,随波逐流者有之、唯父母之命是从者有之、迫于感情压力者有之、迫于就业压力者有之、盲目追求稳定者亦有之。这些考生,如不端正报考态度,则很难进入机关工作,即使侥幸进入,也很难适应机关工作的环境和要求。实际上,机关事务纷繁复杂,看似琐碎,实则要求非常高、压力也非常大,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吃苦意识,是很难做好机关工作的。在答题过程中,考生要充分考虑到机关工作的这一特质。以上述第3题为例:“请你按照重要程度,对金钱、权力、地位进行排序。”命题人实际上想考查的是考生的报考动机,即考生对机关工作的了解程度。面对这道题目,考生不能被“排序”两个字所限制。金钱、权力、地位,无论把哪一个词放在第一位,都是极端错误的,都充分暴露出考生不端正的报考动机和对机关工作价值的错误判断。正确的答题思路,应当跳出“排序”,直击问题的本质——报考动机。最佳答案应当是这样:金钱、权力、地位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许有些人会把追求金钱、权力、地位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但对我来说,无论金钱、权力,还是地位,都不是我立志投身机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之所以选择报考公务员,和我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我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农村家庭,从小时候开始,父母就教育我要忠于国家、报效国家,而投身机关工作,是当代年轻人报效国家最好的平台。我知道机关工作很累、很苦、压力也很大,但正如古人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机关工作的苦和累,对我的成长极有助益。至于金钱、权力和地位,这些都只是努力做好工作的副产品,决不意味着享受,相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唯有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才能回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