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搜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20:12:41[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等诸多部门,在我国物流业飞速发展,而物流人才却日益短缺的今天,采用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无疑是一个促进学校发展,凸现企业利益的双赢选择。[关键词]创新型物流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而创新型的行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发掘和培养。物流业是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迅速崛起的行业,每年以30%的速度飞速增长,已成为许多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但物流人才培养的质和量却远远滞后于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培养物流人才,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已成为政府、学校乃至企业的共识。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也多次提出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对我们进行物流人才的培养,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国外物流教育起步早、发展快,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初就在世界上率先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物流人才的培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逐步走向成熟。而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却刚刚起步,目前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许多大专院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都还处在摸索阶段,无论是从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来看,物流人才培养的质和量都远远滞后于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概括起来看目前物流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培养目标不明确。目前由于我国物流教育刚刚起步,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现象。如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大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没有细化,方向性不突出,致使学校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的指南,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就业导向。出现企业一方面急缺创新型物流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却不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的局面。2.培养渠道少。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形式进行。学历教育由于周期太长,一般3年~4年,加之开办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学校屈指可数,因而培养的物流人才根本无法满足物流业快速发展之需。而近年针对现有物流从业人员而展开的职业培训倒是异军突起,但由于培训机构资质不一,鱼龙混珠,致使很多物流人才培训也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缺乏创新性。3.培养体系不健全。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98年教育部曾取消物流专业本科的设置,至2003年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才又重新恢复招生,因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支以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包括本专科在内的多层次梯级人才培养体系,造成物流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物流人才和实用型物流人才的断档。因而加强硕士生、博士生、本科生及高职生的培养,创建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人才培育体系已成了许多大学物流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4.物流师资匮乏。我国物流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但最紧缺的其实是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物流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有一碗水”,这个耳熟能详的话语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水平。目前我国高校的物流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相关专业转向而来,整体水平不高。普遍存在着物流理论功底欠缺,物流实际操作经验缺乏等问题。二、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的意义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我国物流业飞速发展而人才培养却远远滞后的现实情况下,为我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型物流人才,既是企业的心声同时也是学校的机遇。我们知道创新人才开发和培养的关键在于有效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获得除了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实践训练。在现行教育资源物别是实践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实行资源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