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阅读分析解题步骤与方法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前提是要熟读课文,在对整篇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抓住主要的,去掉次要的,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说理文:回答清楚作者讲的道理是什么。格式:作者用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写人的,主要是人物的某些特点;2写景主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有时还会借景抒发作者的某些思想。写物和写景相类似。此外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对文章的结尾部分要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仅仅是句子字表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各种修辞手法有其特有的作用,比如比喻,作用是生动形象。但是回答问题时不能仅仅写出“生动形象”,还要写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六、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七、选择恰当的字词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八、标点符号的作用1、——(破折号)的作用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2、⋯⋯(省略号)的作用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3、“”(引号)的作用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九、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4十、文章的写作顺序1、时间先后顺序。2、地点变换的顺序。3、事情发展的顺序。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十一、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并列⋯⋯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2、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3、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4、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5、假设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6、条件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7、因果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具体题型: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