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第二课价值规律和经济眼光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基础知识:商品经济是一种比自然经济进步的经济方式,商品时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构成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发行量不恰当必然引起物价波动,导致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及其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教学重点尊重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缺乏对价值规律的了解。教学难点尊重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隐藏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等经济现象背后的内在规律,现象与本质并非总是直接相一致的;特别是商品的价格波动,不仅与商品价值变动有关,而且与商品供求关系,以及货币发行量有关,关系比较复杂,知识点跨度比较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情感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尊重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的极端必要性。课时6课时第一节劳动创造价值导入:哪些物品可以称做商品?他们具备什么条件使之成为商品凡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吗?归纳:商品1.劳动产品2.经过交换举例:井水,河水,湖水-------不是商品自来水-------是商品总结:知道什么是商品,接下来就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商品经济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确立1.商品经济的特征举例:桃花源记中的封闭落后的经济提问: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是什么经济呢?:(1)自然经济的特征a.含义:P24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b.农业是自然经济中的主导产业。c.局限性:生产规模相对狭小提问:在自然经济中有没有社会分工?有没有手工业呢?(2)商品经济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发展了,有了剩余,就有了交换,但是这个交换只是剩余物品的交换,此时直接以交换为目地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还没有产生。随着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后,劳动工具由石器过渡到金属工具,个体劳动成为可能,手工业者维持生计只能靠同农业畜牧业者交换产品维持生活,这时的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了。商品经济就确立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的确立(1)小商品经济的特征以手工业生产为基础,以生产规模扩大有限为特征。产品主要提供当地居民需要。如:赶集(2)现代商品经济的特征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以追求财富增殖为直接动力,以生产规模扩大迅速为特征。基础特征目的小商品经济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有限满足当地居民需要现代商品经济机器大工业规模扩大迅速追求财富增殖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导入:人们为什么要从市场上买回各种商品呢?归纳:因为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人们又用,那么这种有用性叫什么呢?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1)商品的使用价值a.含义:P26有用性就是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粮食能充饥是由于含有葡萄糖,淀粉,维生素成分。衣服能御寒是由纤维成分决定的。)提问:商品有使用价值,其他自然界的物品劳动产品有没有使用价值呢?归纳:商品有,其他也有实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与其他物品所共有的属性,并非商品特有。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提问:为什么不同商品有不同使用价值,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呢?归纳:这是由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同时一种商品也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c.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好坏就是商品的质量d.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那么不同商品为什么能交换呢?劳动量大,商品价值量大,劳动量小的商品价值量小,那是不是说要一件商品价值量大,卖得贵,就无限制地拖延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呢?(1).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27第二节货币和物价一、货币的产生和演变商品的价值只有在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并且是由另一种东西来表现的。一把斧头=5公斤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