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1页航空预研项目组织与管理模式一、引言“六五”以前,我国是以武器装备型号研制带动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的发展,造成技术储备的严重缺乏。进入八十年代,世界形成抢占技术制高点的激烈竞争局面,未来国防力量直至综合国力的较量、集中地表现为科技进步,特别是高技术竞争。为了适应世界军事技术激烈竞争的形势,改变我国武器装备研究落后的状况,按照“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装备一代”的武器装备发展三步棋的思路,从“七五”开始,将武器装备预研计划单列,实施单独管理,以提高武器装备技术储备,促进武器装备的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各工业部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武器装备预先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开创了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的新局面。但是,在航空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领域中,仍然存在着一种倾向:不能真正理解预先研究与型号武器装备之间的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辩证关系,而单纯把预先研究看成是软件,有钱就干、没钱就停,甚至中途夭折,造成新型号武器装备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致使新型号的研制周期一拖再拖,研制经费一涨再涨,使型号上水平成为忧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航空武器装备的落后面貌,提高研制水平,缩短研制周期,必须深入研究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的运行机制,加强预先研究项目的管理。武器装备预先研究是武器装备新产品开发三个阶段–––预先研究、产品研制、生产装备的第一阶段,是产品全面研制前的先行研究和先行研制工第2页共21页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1页作的总称。航空预先研究是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研制先进精良的航空武器装备提供技术储备,有选择地开展技术集成和先进技术演示验证,突破关键技术,为在役武器装备性能的改进提供实用的技术成果,促进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提高航空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从图1中可以看出,航空武器装备预研的范围,同时还可看出各个科研阶段经历的时间,包含的研究项目数量和所使用的费用等情况。二、航空预先研究项目的分类预先研究项目的分类可以用一个三维坐标来划分项目类型,如图2所示:第3页共21页第2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1页1.研究类型预先研究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研究(BasicResearch)、应用研究(探索性发展ExplorataryDevelopment)、先期技术发展(AdvancedTechnologyDevelopment)三类,其主要内容如下:①基础研究:以军事应用为目的而进行的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或新原理的研究活动,为解决武器装备研制的新问题提供基本知识和科学依据。这类研究工作一般为远期(10年左右)项目,不要求直接解决当前和近期的特定军事问题,成果形式一般是以书面形式(科学论文、论著式研究报告之类)发表。②探索性研究(应用研究):运用第一类或其它科学成果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或新原理并应用于军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确定其主要参数的科学研究活动,为武器装备提供技术基础。这类研究工作大多为中期(5年左右)项目,带有明显解决军事问题的目标。成果形式一般为可行性分析报告、试验报告、样品、原理样机等。第4页共21页第3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1页如果说应用基础研究主旨是解决科学问题,那么应用研究(探索性研究)的主旨则在于解决技术性问题,美军通常将这两类研究合在一起统称“技术基础”(TechnologyBase)。③先期技术开发:运用前两类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通过新技术项目(部件or分系统)的研制、试验、测试或计算机仿真等实物的演示,验证新技术项目在武器系统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的技术开发活动,这一类研究一般属于近期项目或可能具有型号研制背景项目,但尚未进入正式研制阶段,是从“技术基础”通向武器型号研制的桥梁,成果形式一般是部件或分系统原型、示范工艺流程、验证或鉴定性试验报告等。先期技术演示是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