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因往晓之________②终日在天中行止________③奈何忧其坏________④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2)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②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答案】(1)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释”,解除、消除(2)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3)①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②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4)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评价: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提前做好预防准备。【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②句意为: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行止:行动,活动;③句意为: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奈何:为何,为什么;④句意为: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舍:同“释”,解除、消除。(2)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本文具有讽刺意义。可以寻找词典的解释。庸人自扰,其意思是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从这则寓言中得出意思相近的成语是“庸人自扰”。意思相反的成语高枕无忧(乐天安命)。(3)①句中重点词有:坠:掉;句意为:即使坠落了,也不会有所伤害。②句中重点词有:舍:通“释”,释然。句意为:那个人释然后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释然了很高兴。(4)“杞人忧天”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从积极意义上看,要有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对我们来说也很有必要。如20世纪下半期,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不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现代化,也为了拯救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该忧天忧地了。故答案为:⑴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释”,解除、消除;⑵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⑶①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②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⑷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评价: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提前做好预防准备。【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⑵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答题时注意成语的积累和理解;⑶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⑷本题考查对问题的评价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结合题意来分析即可。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尊君在不?________②下车引之。________③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叙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