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海域辽阔,自北向南的海域有渤海、黄海、南海、东海B.我国最南端为海南岛C.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D.我国南北跨度大,时间差异大读我国四省轮廓图,回答2~3题。2.四省与其简称对应正确的是()A.甲——云B.乙——鲁C.丙——湘D.丁——桂3.有关图中四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B.②含沙量小,注入东海C.③是我国第一大河,被誉为“黄金水道”D.④冬季出现结冰现象4.下列关于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族人口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东南地区C.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D.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5.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6.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③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读“我国东部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和“中国气候分布图”,回答7~8题。7.读“东部1月等温线图”,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A.48℃B.40℃C.32℃D.24℃8.读“中国气候分布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B.③是寒带气候,终年严寒干燥C.④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D.⑤是高原山地气候,全年高温少雨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图甲)和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图乙),完成9~10题。9.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不够齐全B.人均耕地少,但后备耕地资源充足C.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D.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10.关于各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本人均耕地面积小,但是耕地总面积大B.美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都很大C.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总面积都很小D.加拿大人均耕地面积最大,但耕地总面积小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据图回答11~13题。中国气候分布图11.四大工业基地中,数字序号与工业基地名称搭配正确的是()A.①—辽中南工业基地B.②—沪宁杭工业基地C.③—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D.④—京津唐工业基地12.连接②③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A.陇海线B.焦柳线C.京广线D.京沪线13.目前四大工业基地都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为使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我们应该()A.大力开发矿产资源B.完善交通运输网络C.充分发挥人口众多的优势D.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图,完成14~16题。14.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B.柴达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四川盆地15.在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合理的是()A.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B.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C.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开挖新河D.黄河水运价值巨大,已成为北方地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16.长江上的①是()A.三门峡水电站B.小浪底水利枢纽C.龙羊峡水电站D.三峡水利枢纽17.下列有关东北三省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B.东北三省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C.三面山地,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D.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厚窗小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下图是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模拟实脸之一(实验中都使用黏土),读图完成18~19题。18.图中实验模拟的是哪个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A.地表土质B.坡度陡缓C.植被疏密D.降水强度19.以下哪些人类活动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①打坝淤地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在陡坡修建梯田④建设护坡林草带A.①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