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学院新生开学典礼老师代表讲话稿姓名:XXX学校:XXX时间:XXX学院新生开学典礼老师代表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家长们,亲爱的各位20xx级新生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看到大家济济一堂,我觉得很欢乐。两千多年前,先贤孟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孟子认为人生有三大欢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是说父母兄弟,一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亲情之乐。各位同学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间,直到如今迈入高校的校门,也许上星期你们还在家里抱怨父母管得太多、唠唠叨叨,或者不信任你们能独立应对陌生的环境。但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你们会越来越感受到亲情的无可替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是说做人处事,一切都要问心无愧,这应该算是自身之乐,这句话说来容易,做到很难,也是在未来的四年里我们要学习的一个重点,高校不仅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学习如何做人的地方,我希望每一位同学,在离开天华的时候,都能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父母师长,从今日开始,就请大家记住我们的校训“为做人而学习”。以上两种欢乐,很多人都能做到。而孟子说的第三种欢乐就不同了,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恐怕是仅仅属于老师的欢乐,也是我选择这个职业的理由。我要感谢你们每一个人,因为你们将把源源不断的欢乐带到我的课堂上。我代表天华的所有老师,欢迎你们!我今日的发言只想讲一个最简单的词汇:时间。站在这个开学典礼上,我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十五年前的现在,我和你们一样,作为一名哲学系的大一新生站在复旦高校相辉堂草坪上,倾听着老校长杨福家先生的讲话。我还清楚地记得杨校长发言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复旦是一个培育通才的地方。在上个世纪末,高校还没有扩招,《高等教育法》还没有颁布,教育界还在激烈地争论高校毕竟是继续前苏联模式的“专才教育”,培育专门人才,还是第2页共6页进展“通识教育”,培育具备宽阔知识面和完善人格的“通才”。可以说,我在十五年前的今日,作为一个新生,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次重要改革。时间的力量是巨大的,十五年后的今日,人们早已不再争论高校应不应该进展“通识教育”,而是如何来进展“通识教育”,杨福家先生提倡的“通才”培育模式,也早已不局限在复旦这一所学校,我们天华学院也同样是中国高校提倡通识教育、通才培育以及“专通雅”教学理念的先行者之一。更重要的是,当年那个作为倾听者的大一新生,今日已经成为了通识教育的实践者,在天华,我是通识学院的一名专职老师,在高校的第一年,我会给你们每一位同学上一门叫《创新思维》的课,我信任,在天华,你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通才”,我们会一直帮助你们。前几天,得知自己作为老师代表在今日的开学典礼上发言之后,我在微博上请XX到XX级的同学,也就是你们的师兄师姐们把他们对新生的寄语写下来,我选择其中的几条念给大家。一位10级同学这样忠告大家:大四学姐想说,好好珍惜高校时间,真的很短暂很美好。确实,就像她说的,本科四年,很短暂很美好,而且也特别关键。四年前你是一名同学,现在你依旧是,但是四年之后,你们这的绝大多数就不再是同学,比如教育艺术学院的同学,四年之后的今日,也许你的身份已经和我一样成了一名老师,这是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或许高中老师会鼓舞大家,高三辛苦一年,到了高校就轻松了,这句话对不对?我认为不全对。假如在高校四年,我们彻底放松自己,那么时间就会飞速流逝,到大四的时候,发觉自己被同龄人远远抛在后面,想追也追不回来,四年的轻松,可能要以今后几十年的不轻松作为代价。高校教育,既包括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也包括实习锻炼和同学自我管理实践,一个合格的高校生,应当是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知识面宽阔,有独立自由的精神和明辨是非的推断力,还要学会一门谋生的技能,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你们不可能在一天里记住这么多,没关系,未来四年里,每位天华的老师都会指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