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費約翰的學思歷程與中國學一、研究動機亞太各國由於歷史、地緣與文化因素,向來都與中國有著相當緊密的關係。隨著中國近幾十年來經濟的發展,以及政治上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崛起似乎為許多國家帶來研究中國的動機。近代的中國學研究,在許多亞太國家都造成迴響,不同的國家由於各種不同的原因,對於「中國是什麼」也有各自不同的解釋。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區域大國,由於地緣、政治、安全、經濟的關係,他們也意識到需要更加了解中國,因此,以往對於中國的冷漠態度一掃而空,對於中國的一舉一動也開始敏感起來,這些都可以表現在近年來澳洲中國學的發展上。處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一方面曾經歷過大英帝國的長期統治,作為一個西方的前殖民地,讓澳大利亞有著與西方脈絡下相同的文化背景,但是由於位處亞太位置上,又使得澳洲各界經常自認不完全屬於西方;另一方面,隨著二十世紀的移民潮、政治、經濟的連繫,澳大利亞也無法避免與中國有著頻繁的接觸,但是由於有著西方的文化,使得他們也不屬於東方的文化背景。在這樣的處境下,當澳大利亞中國學逐漸開始發展時,目前中國學的發展方向究竟為何?澳大利亞究竟是如何來看待中國?本篇主要以費約翰(JohnFitzgerald)的觀點,作為理解澳洲中國學視野的起點。自從1851年澳大利亞「新金山」的出現,吸引了廣大的中國人前往發展。可想而知,華人的移民對於澳大利亞造成一定的影響。然而,由於遭到種族歧視的關係,華人無法完全融入當地生活,甚至與當地的歐洲、澳洲人民發生衝突的事件時有所聞。1當這些事件發生時,澳洲華人轉而想求助一個強大的中國政府,卻無奈地發現當時中國國力衰弱的困境。澳洲華人有些上書中國政府,有些在海外秘密結社,有些加入國民黨,想改善中國政府的窘境,他們認為一旦中國政府獲得改善,他們在海外的地位就能獲得改善。由費約翰代表的與眾不同的一個觀點暗示,澳洲華人間接激發起中國人的民族主義,他的這段論述中,將海外華人的身份認同與澳洲學界的中國認識有所聯繫,是否是費約翰乃至於澳洲學界對「中國」獨特的想像?關於中國民族主義、民主的學術作品已經不佔少數,然而在這些作品當中,主要的還是以「西方」自由主義或現代化觀點或是「東方」集體主義或民族主義觀點居多,2澳洲學者費約翰從移民身份與民族意識的連結出發,既不代表東方也不代表西方,是否屬於某種來自於「南方」的觀點,即從南方來看待中國的民族主義與民主,並回應「西方」或「東方」的觀點。費約翰身為新一代重要的澳洲中國學者,費約翰不僅對於中國的文化、倫理、文學、歷史、政治有著深刻了解,也在2002年,代替澳洲政府編撰《最大化澳洲的亞洲知識》,3對於澳洲的中國學有著一定的代表性,則從費約翰的中國學研究管窺澳洲的中國認識,似乎展現一種澳洲中心的中國學,自有其正當性。123MaximizingAustralia'sAsiaKnowledge:repositioningandrenewalofanationalasset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二、研究背景根據費約翰的研究旨趣,本篇論文的研究背景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主要介紹十九、二十世紀初期的澳洲華人,他們當時所處的環境背景,以及在當時境遇之下,澳洲華人對抗種族歧視,追求平等、正義的行動。另一部分則在介紹同一時期的中國知識分子,他們面對中國的積弱不振,擔心滅國的恐懼,因而對抗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尋求民族統一的行動。在費約翰的書寫下,這兩部分其實是一體的兩面,相輔相成,互相呼應。(一)在澳洲的華人在過去一百多年以來,澳大利亞與英美國家保持相當良好的關係。在澳洲霍華德總理任職期間(200─?200?),更由於參與反恐與支持對伊戰爭,讓澳大利亞在英美獲得了史無前例的聲譽。不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澳洲對於亞洲與中國的態度可說是相當冷漠的。例如,澳洲第十一任總理尤斯(WilliamMorrisHughes,1915-1923)甚至認為,任何想建立與亞洲更緊密的關係者,都被視為是背叛澳洲由來已久的傳統。4事實上,這樣的排華傳統是延續於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