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1.用科学发展观目标牵引现实的变革与创新陈尤文内容摘要:目标是事实定位与价值定位的统一,也是领导者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有机融合。科学发展观为解决现阶段中国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也是各项领导工作如何开展、怎样推进的指导目标。目标一旦确定,各级领导必须站在目标的战略高度创新于今天的工作,这就是牵引思维范式。牵引式思维不是停留在今天的状态上,而是从未来发展目标的要求上,看今天应该如何去做,然后一步步接近未来的目标。用未来筹划今天的应然目标、解决实然问题,通过今天的未雨绸缪、积极准备以应对明天的变化与挑战,实现未来、阶段性和应然目标的三者融合。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目标牵引式思维变革与创新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是行动所要得到的预期结果。在目标的指引下,领导者就要对领导行为进行选择、控制与调节,所以目标挖掘了领导潜力,激发领导者的创造力。领导活动的核心价值是“率众达标”,没有目标也就不需要有领导者与领导活动。在确立了科学发展的目标后,领导者就必须从这一目标出发,决定工作的主次与轻重,明确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何方。特别是应站在科学发展的目标高度牵引现实的发展,即运用牵引式思维实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辩证统一一、目标价值:领导的理想与人民的期望目标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人们预先规定、符合自己需要的“诱因”,它是人们对未来的追求,是一种激励行为的力量源泉。在明确了目标之后,就会有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努力方向;在达到目标之后,会产生成就感和满意感,形成再接再厉的新的行为动力。所以,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目标。目标对于领导活动的意义,是由领导的理想、人民的期望和工作的职责决定的。1、理想——目标价值层面的意义。目标是领导理想追求的体现,是领导者的一种精神动力,这种动力对于领导思维创新是一种无穷的力量。“领导者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明确的理想所带来的方向和信任的共同感觉。”①领导的理想、精神是价值层面的追求和动力,既希望在工作中展现怎样的思想,将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体现什么样的效果等。如果领导的理想与人民、社会和事业发展相连,就会有敢于变革和突破的勇气,敢于迈向新的发展目标。如戴高乐所讲,有的人爬上高位是为了当大人物,有的则是为了做一番事业。若只是为了谋取高位而当领导,不仅不可能为人民的利益奔波操劳,还有可能专营投机,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难以为主持正义而有所作为。李光耀说:“没有前瞻性、也没有能力改善现况的领导,是坏领导。这种领导只能原地踏步,不会进步。”②确实,领导这个名词本身就包含着这样的意义:有引导的能力,能够在指出未来的道路时超越现在看①[美]詹姆斯·奎恩等《创新爆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页。②高明《伟大的领导者》,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312页。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到未来。目标也是领导能力和才华的体现。领导者的能力就意味着通过一切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方法,将自己对于事业的抱负、理想、目标等理念影响于群体,使众人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正如尼克松所说:“领袖人物在国家该朝什么方向前进、为什么要这样前进、怎样达到目的地等问题上,要比老百姓有更清楚的认识。但是,领袖必须带老百姓前进---领袖必须做说服工作,争取老百姓同意他提出的想法。---做耐心说服工作,---了解他们关心什么,对什么问题有保留,希望什么,害怕什么,这都是领袖应该处理的问题。”①在国家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键时刻领导人若没有能力给人民指明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出现混乱,导致经济和整个社会的衰退。罗斯福曾说:“有领袖的先见之明,我们都将面临困惑和迷失方向”。正因为如此,所以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或具体部门的群众不渴望领导人有胆识、有远见,因为这是为民造福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就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来的,它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为各级领导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