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與台灣南區一起成長講師:台灣麥當勞南區總經理洪明山Nov.09,2002台灣麥當勞南區的經營範圍包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及澎湖等,七個縣市。台灣麥當勞進入台灣南區的歷史與成就1986年10月24日台灣麥當勞第15家餐廳於高雄中山路開幕,此為台灣南區第一家麥當勞餐廳,隨後數年內陸續於台南西門路、嘉義中山路、屏東逢甲路及雲林、台東成立麥當勞餐廳,至目前為止,南區七縣市皆有麥當勞餐廳營業,至2002年底,將有91家麥當勞餐廳為南台灣服務。南區第一家麥當勞開幕時,為增加市場的接受度,特與高雄市政府合作,將開幕當日營業額捐予高雄市做體育發展基金,並於10月22日的區運大會中宣佈此項捐助。於此期間,麥當勞於南區持續積極參與經營社區的公益活動,如1987年在高雄與紀政小姐舉辦全國幼兒運動大會、1992年與羅慧夫基金會舉辦「用愛彌補」至今等。當時第一家麥當勞的開幕在高雄地區形成一種飲食風潮,締造多項至今仍保持的記錄︰該餐廳的第一週營業額至今仍保持為最高週營業額記錄;高雄澄清湖餐廳締造了最高小時營業額記錄,於一小時內服務1,200人次。另外,1996年與遠東百貨成立第一家策略聯盟餐廳,進入賣場的美食街。1998年在雲林成立第一家外部加盟餐廳,且同年,麥當勞開始區域化經營,各區域獨立運作。2001年在高雄成立第一家內部加盟餐廳(BFL租賃加盟)。麥當勞進入台灣南區初期的發展策略發展初期於每個城市進行佔領式的據點開發,以旗艦店的形式進入市場。當時尚無後勤式的組織,一切歸為中央集權管理,組織架構為官僚組織形式,初期層級式的編制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在於以嚴密的組織防止犯錯。麥當勞的據點開發可分為六個步驟: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1.市場資訊收集:a.麥當勞餐廳商圈的界定為開車3分鐘,步行五分鐘的距離。b.參照其他相似情形國家收集人口慨況資訊,以國民所得、人口與麥當勞餐廳數比例來評估麥當勞中心的開發。c.評估附近區域Home,Work,Shop的情況:家庭(Home)的收入狀況;工作(Work)為白領或藍領,是否包伙食等;商家(Shop)的營業狀況、時間、活絡性等。d.交通(大眾/私人)流量e.娛樂狀況:附近的電影院、百貨公司等f.競爭者的存在g.法規及公共事業的提供:此為於澎湖開店的重要考量。2.千分點選擇:a.能見度:是否可以讓行人及交通輕易看見?b.方便性:停車是否方便,是否容易走進,是否於附近民眾生活中會經過的地方?c.接近性:交通或步行是否容易接近?如圓環及三角窗時常不容易有交通接近。d.容量:商圈是否可以提供預訂的營業額3.市場價格評定:開發點的市場行情、房租的評估4.開發點調查與協調:由工程部及設備管理部審查公共事業的供給及法規設限等。5.營業額預估:以比較法與相近商圈,或以商圈的交通、人口流量來預估。容許預估額與實際營業額15%以內的差異。6.財物分析評定:以此評估是否為正確的投資,決定是否開設麥當勞餐廳。這段時期的策略是以旗艦店的形式佔領,進入城市,再行滲透。另外與賣場(百貨公司或量販店)進行策略聯盟的合作。並於餐廳提供完整的麥當勞用餐經驗,例如櫃台服務的餐飲及得來速的服務、Playland等,以此與其他餐飲服務區隔。初期的營運以落實Q.S.C及追求100%顧客滿意為目標。1.落實Quality(品質)Service(服務)及Cleanness(衛生):每一個項目的評等分為A、B、C三級。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a.Quality:標準化的半成品製作,其溫度、時間、調理、配料、保存於保溫槽的時間等皆需依照規定。C級為可以接受的標準作業;B級需由半成品進貨、倉儲到先進先出的程序皆完美;A級則必須顧及機械的保養、備品及臨時性的維修需求等,並且製作的產品能對顧客的口味。b.Service:標準的服務程序為致歡迎詞、接受點膳、準備及收集點購的產品、將產品呈現在顧客面前、收銀、謝謝並歡迎再度光臨等六個步驟,共三分鐘的服務過程。C級為標準的服務;B級需為主動的為個人服務,例如人性化的歡迎詞、主動續杯的服務等;A級則為累積性、對味的服務,如顧客可以叫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