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湾大桥接线工程第一合同段桥墩施工方案编制依据:《青岛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工程施工图》《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手册》一、工程概况本标段桥墩共分为2m圆形(68个)、1.2m圆形(6个)、2*2.7m圆端型(60个)、1.2*2.5m圆端型(12个)四种形式,墩高从3.196米到19.65米不等。6#、7#、8#主线桥及SA1#-SA3#匝道桥墩柱位于李村河河道内,其他桥墩均位于李村河河岸。由于墩柱较高,桥墩除了满足其设计要求保证内在质量外,外观质量也为施工的重点。二、工期计划安排结合标段总体工期安排,墩柱具体施工进度时间安排如下:1#主桥:2010年2月25日~2010年4月30日2#主桥:2010年4月15日~2010年6月15日3#、4#、5#主桥:2010年4月25日~2010年6月30日SD匝道桥:2010年5月15日~2010年10月31日6#、7#、8#主桥:2010年3月1日~2010年4月31日SA1-SA3匝道:2010年3月25日~2010年4月30日SA4#、SA5#匝道:2010年7月10日~2010年8月31日三、施工方案承台施工前,对墩身中心进行测量控制,定出墩身控制线和标高控制点以及墩身钢筋笼预埋承台内准确位置。对承台与墩身的交接面进行凿毛,做好施工缝的处理;在承台内按设计要求埋设墩身钢筋及必要的固定墩身模板用的钢筋;搭设吊装模板用双排脚手架及人行爬梯,脚手架采用碗口式脚手杆件组装。因6#、7#、8#主桥位于河道内,SA1#-SA3#匝道桥跨越主河道,为减小汛期施工影响,确保6#、7#、8#主桥、匝道SA1#-SA3#桥、1#主桥在2010年5月底箱梁施工完,并落架清理完河道。6#、7#、8#主桥、匝道SA1#-SA3#桥、1#主桥墩柱同步施工,项目部计划6#、7#、8#主桥投10套墩柱模板,匝道2套墩柱模板,1#主桥2套墩柱模板。2#、3#、4#、5#主桥及SD匝道墩柱紧跟6#、7#、8#主桥、SA匝道平行推进。全桥墩柱拟配备14套墩柱模板循环进行施工。墩柱模板采用工厂制作定型大钢模板,模板与加固背带焊接为一体,按墩身高度确定每节高0.5米、1米及3米,采用汽车吊进行拼装,墩身四角对称设钢丝绳拉紧锚定。墩柱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汽车吊吊2m³料斗浇注,墩柱一次浇筑成型,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插入式振捣器捣固。由于墩柱较高,为使混凝土下落过程中减速以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浇注时加设串筒。附:墩柱模板设计方案图及力学检算四、墩身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2、墩身施工方法2.1测量放线根据导线控制点测设墩柱边线,并对承台顶标高进行水准测量以确保模板底标高准确。承台墩柱范围顶面凿毛清理结束后,测量人员在承台顶面测设出模板内外边线,用全站仪检查其模板边缘位置(4点),同时测出承台顶面的实际标高,为搭配模板放样、承台顶面墩柱范围凿毛绑扎墩身钢筋支立墩身模板,并加固钢筋隐检浇注墩身混凝土混凝土养生拆除墩身模板混凝土养生安放墩顶支座和立模作准备。2.2绑扎钢筋桥墩立柱竖向主筋在加工场地加工成型后运至施工现场,在承台施工前将墩柱钢筋按设计要求埋入承台内,并用钢管进行固定,防止浇注承台混凝土时墩柱预埋钢筋发生错位。绑扎墩柱钢筋前在墩柱四周搭设井字型双排脚手架并加固,用其来加固墩身钢筋确保立模前墩身钢筋稳定。钢筋支架的搭设如下图:墩身主筋采用对焊连结和机械直螺纹连接两种形式,以直螺纹连接为主。钢材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其结果均应满足现行规范和设计要求。对焊后对接头进行打磨处理,接头处直径不小于钢筋的直径,接头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直螺纹连接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套筒和锁母宜使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结构钢。其抗拉值应大于被连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2倍,套筒表面应注明被连接钢筋的直径和型号,在运输、储存时应做好防锈、防污工作。根据设计图纸,按墩柱高度,及时调整好切断钢筋的长度,确定下料长度,以免接头过于集中而影响操作,并将接头位置安装在受力较小的区段。直螺纹连接施工工艺:(1)工艺原理直螺纹工艺是先用套丝机在钢筋端部上加工直螺纹,然后用连接套筒将两根钢筋对接。(2)工艺流程直螺纹钢筋连接的工艺流程为:钢筋下料→加工螺纹→安装套筒→钢筋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