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知了学飞》是一则寓言故事,语言简洁、描绘生动。十分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反面形象——知了,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想象能力,这节课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使这节课成为一节成功的课。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羡慕、不耐烦、懊悔”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寓言故事。3、了解寓言的寓意,说出自己受到的启示。教学重难点:了解寓言的寓意,说出自己受到的启示。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认识知了吗?知道知了会展翅高飞吗?今天老师领大家认识一下知了,了解发生在知了身上的一件小故事。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师:(板书)知了学飞生:齐读课题师:谁对知了有所理解呀?生:汇报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生:知了为什么要学飞?怎样学飞的?结果怎样呢?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我们首先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并标出自然段。师:指名读师:刚才我们读了一遍课文,想这则寓意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汇报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师:(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知了为什么要学飞?生:知了十分羡慕大雁。师:(板书)羡慕。你是怎么理解羡慕的?生:谈体会师:大雁答应教知了学飞,但知了是如何学飞的呢?结果又如何呢?现在读第2—4自然段,小组进行交流合作,然后来汇报你们交流的结果。生:汇报。(怕艰苦、东张西望、爬来爬去、不认真、不耐烦、自满。)师:在学习中你也有不耐烦的时候吗?你会像知了一样学习吗?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师:知了想展翅高飞在天空中,但是它没有付出,当然就不会有收获:它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是不会成功的。师:看着大雁展翅高飞,知了又有何表现呢?(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师:哪个词最能体现知了的后悔呢?生:谈感受师:知了最后只能懊悔的看着大雁展翅高飞,后悔莫及,我们在学习中可不要做知了这样的人哦.五、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感情。六、复述故事、现场表演、明白道理师:同学们读的很好,那么谁能来复述这则寓意故事呢?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也可以加上动作进行表演。生:同桌相互复述故事,师巡视,指名台上复述、表演。七、拓展延伸、发挥想象师:学习这个故事,你想对知了说些什么?生:谈看法,发挥想象。师:知了虽然想展翅高飞,但是它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不怕苦累的精神,最后它只能以失败告终。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坚持,这样才会向成功迈进。板书设计:知了学飞羡慕东张西望爬来爬去不耐烦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