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旅行》大班课后反思这是很贴切幼儿生活的一个教学活动,通过小樱桃在人体内的旅行,引导幼儿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其功能,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并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在点名时,我请小朋友将平时的喊“到”改为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引出小咪路的提问——吃下去的食物去了哪里?再跟着咪路最爱吃的小樱桃去他的身体里来一场食物的旅行。第一站是口腔。口腔里有锋利的牙齿,可以磨碎食物,所以小朋友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而保护牙齿最好的办法就是早晚刷牙。第二站来到了食道。食道壁很薄,而且食道与口腔连接的地方还连着气管,在这里就提醒小朋友们吃饭时要安静。胃是第三站。在这里食物会进一步的被磨碎,也会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而小樱桃并没有被嚼碎就吞下来了,增加了胃负担。从这里扩张到吃多冷饮、零食、路边摊以及吃太饱也会使胃受伤,甚至会使小朋友挑食。第四站来到了小肠。食物的大部分养分都在这里被吸收了,但是小樱桃因为是完整的,所以其中的养分没有被人体吸收,这也提醒小朋友们要细嚼慢咽。在第五站——大肠,食物中的水份被吸收了,残渣保存在了大肠中,等待被排出。从这里教育小朋友要定时便便,并且便后洗手。小樱桃旅行的五站就是我们要初步认识了解的人体的消化器官。最后食物的残渣——便便,通过肛门被排出,提醒小朋友们要每天清洗屁屁。在活动中我么不仅初步认识了人体的消化器官,而且还了解了消化器官的功能,并且扩展到一些人体保健知识。活动中的知识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但是在半日活动开放中,由于家长的到来,小朋友的情绪高涨,因此省略了最后的游戏环节。但是也是因为没有玩游戏,小朋友在活动中有些坐不住,也没有做到健康活动的动静结合。当天下午在巩固了人体消化器官及其功能后,我和小朋友们玩了“消化器官”的游戏。他们通过玩游戏,更加巩固了活动中的知识,在玩中学,快乐学。所以,在每次的教学活动后,我们老师要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才能促进自己在教学上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