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学流程初探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把精力倾注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通过课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都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学习和应用课改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本人对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是寄宿生自习课的学习过程中有一点收获和启示同大家分享。我认为在自主学习背景下的自习课,可以由以下几个流程进行:流程一、旧知识的复习: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就是强调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温习功课的必要性和强化功能,所以我认为,温习旧知,把学过的知识巩固强化对每位学生都很有必要,尤其是对学困生更是必备的学习程序,每节自习按四十五分钟算,本环节不应少于3分钟,对于学困生而言应不少于5分钟。流程二、独立完成自习课上自己制定的练习:尽管在每节自习课上教师都根据每日的学习内容给学生了一定量的作业用于自习,但每位学生又不应囿于教师所给定的内容,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灵活制定自己的作业完成量,这样就给了学生自主掌控的机动性,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很自信地去完成自己的作业,在这里更强调的是独立完成,即不要一开始就参与讨论,许多同学刚遇到一点困难就喜欢和别人进行讨论,这实质是一种思维惰性的表现,是一种不良的学习方式,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并没有好处,所以我提倡这一阶段学生必须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当然这种独立并不单单是平铺直叙不求效果的简单完成作业,而是要讲求方法和效果的高效完成。怎样高效完成作业?我认为在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对答案、及时改正。对答案是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认识的一个良好方式,有些教师不信任学生,由于怕学生抄袭答案、不完成作业,于是把学生手中的答案统统收起来,不给学生任何抄袭的机会,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断了学生抄袭的念想,但同时也断掉了学生自我认识的良机,我认为把答案留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在每做五至六道题后去对一下答案,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若全部正确了,他会更加信心十足满怀希望地去做下边的练习,同时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一种肯定,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正确的答案可以让她们更快地发现错误,从而及时地改正错误,并通过发现错误针对性的重新复习课本相关知识,再次巩固了基本知识,这样知识得到了及时的巩固,错误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流程三、研究讨论提高阶段:在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即使对了答案依然不明白的情况,在全部完成作业后,学生必须在二人或四人构建的小组中进行讨论研究,互相讲解,这样使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在小组内得到了解决,小组内依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相应的题号上做出标记,最后在课堂上提出来由教师集中解决。通过以上三个流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将问题逐一从不同层次得到了解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使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挥,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了良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