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在化学实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用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2、公式:cB=如:142gNa2SO4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制成2L溶液,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解:n(Na2SO4)===1molc(Na2SO4)===0.5mol/Lc(Na+)=2c(Na2SO4)=2×0.5mol/L=1mol/Lc(SO42-)=c(Na2SO4)=0.5mol/L)()(4242SONaMSONam1142142molggVSONan)(42Lmol21实验所需仪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砝码)、药匙(固体溶质使用)、量筒(液体溶质使用)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容量瓶的使用1.构造:细颈、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2.特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②容量瓶上有刻线而无刻度3.使用范围:用来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4.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②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1.计算需要称量的碳酸钠的质量:n(Na2CO3)=c(Na2CO3)∙V=0.1mol/L×0.5L=0.05molm(Na2CO3)=n(Na2CO3)∙M(Na2CO3)=0.05mol×106g/mol=5.3g2.称量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调零(2)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4)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5)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思考:NaOH能否直接放在称量纸上称量?为什么?应如何操作?3.溶解注意事项: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因为在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体积,这说明容量瓶的体积受温度影响。而物质的溶解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热效应,如果用容量瓶进行此项操作,会因热胀冷缩使它的体积不准确,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容量瓶炸裂。提问:搅拌时应注意什么?搅拌时沿着一定的方向,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底和烧杯壁,不要把玻璃棒放在实验台上,以免弄脏。思考:若量取的是浓硫酸需要稀释,应如何操作才是正确的?4.转移注意事项:由于容量瓶瓶颈较细,为避免液体洒在外面,应用玻璃棒引流。提问:将烧杯中的碳酸钠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此时溶质是否完全被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如何处理?还有残留在烧杯壁和玻璃棒上的碳酸钠未被转移。因此要用蒸馏水洗涤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5.洗涤注意事项: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液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思考: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要洗涤吗?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7.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2~3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思考: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怎么办?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必须重新配制6.振荡8.摇匀将容量瓶盖好塞子,如图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思考: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能否补充水?不能。因为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瓶口磨砂处有所损失所致。9.装瓶贴签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讨论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可能影响溶液浓度的操作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涤了量筒;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讨论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俯视仰视俯视俯视或仰视仰视刻度线对溶液浓度的影响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3、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例:配制500mL1.00mol/L硫酸溶液,需要18.4mol/L的浓硫酸溶液的体积是多少?小结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都是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但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