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一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辅助教材复习各种运球技术。整堂课我计划从以下十个部分来说: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重难点突破、场地器材、预计教学效果。一、教学理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二、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本课教学内容《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更是我们中学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也反映一个队的进攻战术水平。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共40人。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对篮球运动技术进行过系统的教授和学习,篮球运动技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是对一些技术难度相对高的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极力想去模仿学习;再者,篮球运动本身具有着跑似"脱兔',、跳似"猴翻"、展似"鹏飞"、停似"大象"、掷似"飞雁"等竞争性、趣味性特点,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对本课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要领。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80%的学生能够在原地和20%的学生能够在行进过程中运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爱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传、接球时手型动作是否正确2、传球高度是否在胸、腹之间难点:传、接球时全身是否协调用力六、教学策略教法: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学法:本课采用了闻、观、仿、练以及游戏竞赛等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七、教学流程(教学手段设计)在课的结构上,从“身心协同”的基础观点出发,依据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收心热身、愉悦心身---育心强体、磁智促技---稳定情绪、恢复心身”的三段结构。(一)、收心热身、愉悦心身阶段用我国男篮健儿在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引入教学主题,通过开口螺旋形跑,活跃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成闭口螺旋形跑至站位做球性练习。如:熟悉球性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通过球性练习能使有关肌肉、关节、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而且与要学的技术动作有机结合。因学生水平各异,最后一个球性练习为自由创想展示练习,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这部分用时为8分钟。(二)愉悦心身---育心强体:①徒手模仿练习(让学生体会传球动作节奏和翻腕用力)②两人一组持球做练习(此方法可让学生体会持球是正确的手形动作)③两人一组对墙传球(要传准)目的让学生球传给对方要保持直线速度要快④两人一组有近距离到远距离传球(让学生掌控好传球时的力度与要求)⑤为提高兴趣可做传球越人的练习(两人间隔一定的距离,中间也站一位同学,两人尽量互相传接球不要让中间的一位同学抢断球,而中间的一位同学也要竭尽全力抢断传的球)⑥在移动中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此练习方式是为学习行进间做好准备)教师参与设计:①把握时机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在练习时能及时理解正确的动作概念②学会辅导,积极参与和学生一起练习,教师的参与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③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展示设计:①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练习②学生要进行展示③学生之间可相互评价,激励指导(三)、稳定情绪、恢复心身阶段。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