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作文起步教学应注意哪几点VIP免费

作文起步教学应注意哪几点_第1页
1/2
作文起步教学应注意哪几点_第2页
2/2
作文起步教学应注意哪几点?1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形词句篇、听说读写诸能力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更不同于创作。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注意做好口头作文向三年级书面作文的过渡现实中,不少教师口口声声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一定要认真学!”可这样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另外有些老师“心比天高”,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多挑剔,一味训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这个过渡很重要,我们要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它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二、注意教给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积累素材让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过不停.”他的话深刻地揭示了作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如何让学生获取生活材料,参与自主写作,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呢?首先让学生学会观察,留心生活.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如文具盒、储蓄罐、小玩具等,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以“小花伞”为例,我在指导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按从外到里、从上到下的顺序,仔细、具体地观察小花伞的特点,再以详细描述小花伞的形状、图案、内部结构和作用为例,指导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从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观察,帮助学生把个别、部分的认识以综合,把各部分连起来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就能举一反三。三、注意作文教学要先说后写,理请思路,降低难度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教学时,我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或同学们中讲述自己的作文思路,然后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将自己讲述的内容写成文,即作文,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在写《菊花》这篇作文时,我是这样指导的:1、写出菊花的名称2、描写全貌(花朵的大小、颜色)3、描写花瓣的形状(有管状、丝状、条状……)4、写花的姿态(伸展的、弯曲的、上伸的、下垂的、四射的……)5、展开想象学生按这些内容细致地观察、描述,尽管每一部分的语句不多,也能把一朵花说得形象了。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练说、同桌讨论、指名叙述等。先说后写能化难为易,同时也能转变那种说假话、说套话的文风。四、教给修改方法,培养习惯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所以,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必须养成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我一方面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字炼句的故事,进述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第一篇作文学生做好草稿后,我就选择一篇有共同毛病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指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完后,再让学生比较修改后的作文和刚才的作文,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自然也养成了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好处。五、注意讲评要以激励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获得成功或对能带来愉快的事情感兴趣,就会对这件事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我们的作文讲评要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比如:优秀作文展、推荐发表、向校园广播站投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作文起步教学应注意哪几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