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饶峰小学李红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屏障、竹筏、峰峦雄伟、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美的熏陶。(2)对照相关图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3)运用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入情入境地去体会山水自然之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悟山水合一、情景相融的自然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三、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点拨法学法:朗读感悟法四、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西湖、泰山、香山、大海以及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2、桂林山水的视频资料。3、PPT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十分优美,你知道哪些著名的风景区?学生自由介绍课前搜集的风景名胜,可以讲解也可说感想。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号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去游玩一番。桂林市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那里的山清、水秀、洞奇、园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独特的美和人们对她由衷的赞叹。那么“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3、课文插图连接。4、播放《桂林山水》范读录像。5、学生谈感受。重点体会“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桌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3、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先后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的图片。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3)齐读课文,提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体会词语和句子:“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是什么句?说说“无瑕、翡翠”的意思。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1)先后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的图片,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赛后由学生评议,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3)指名配乐朗读。(4)重点词语理解: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渐高上去,而是仿佛从地面上突然高出来的似的。拔:高出、超出。各不相连: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连绵起伏,接连不断。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连。奇峰罗列:罗列:排列。奇形怪状的山峰沿江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有的像,有的像……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挡着这一带。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耸立着。危:高,兀:高高突起。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5、教师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导读课文(1)引导学生质疑。(2)引导朗读、感悟、解疑。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3)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三、分析结构概括出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结构。学生讨论后交流:山水山水山水总────→分──—→总四、拓展延伸1、欣赏贺敬之热情洋溢的《桂林山水歌》。2、自己写上几句话来赞美美丽的桂林山水。3、交流学生的创作。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背诵课文。六、板书设计:2、桂林山水总甲天下漓江的水:静、清、绿分桂林的山:奇、秀、险总画中游2015年7月3日2015年春饶峰小学第三次课堂评估之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设计课题:《桂林山水》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姓名:李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