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冯洁琼的教学设计课题摘要学科语文学段低段年级二年级下册单元第八单元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爱迪生救妈妈》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围绕本单元“走进科技世界”这一专题,课文主要介绍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扣人心弦,充满智慧。读了文章,我们都会为小爱迪生的聪明机智赞叹,同时也明白了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多动脑,善发现,就一定会有收获。2.学情分析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已基本成型,同时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对学习内容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兴趣易被激发和牵引,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发现个别孩子依赖性较强,不善于思考。本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对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我们可借此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故事曲折的情境和不同人物的心情,进而深刻领悟爱迪生的聪明机智,从而受到熏陶,启发,培养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爱动脑、善发现、多动手的意识。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通过朗读儿歌,复习巩固生字新词,会写“夸奖”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中关键语句和词语,理解“直打滚、团团转、斥责、委屈、一溜烟”等词,感受妈妈的病情“急”以及大家的“急”心理,并学会积累带“得”的词语。3、了解“镜子聚光”的原理,领会爱迪生的聪明机智,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品读文中关键语句和词语,理解“直打滚、团团转、斥责、委屈、一溜烟”等词,感受妈妈的病情“急”以及大家的“急”心理,并学会积累带“得”的词语。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一、儿歌激趣,复习导入1、巩固字词,重现故事: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爱迪生救妈妈》这一课,知道了爱迪生用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像爱迪生一样聪明,将课文内容编成了一首小儿歌,想读吗?PPT课件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出示儿歌:指导朗读(提示:字音、节奏、语气、动作等。)二、感受妈妈病“急”1、引入:妈妈得了阑尾炎,到底有严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自由读第2、3自然段,找找最能表现妈妈当时病情危急的句子。2、交流反馈(1)理解“直打滚”(2)引导想象: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妈妈……,听到了妈妈……。(3)朗读指导。PPT课件三、体会大家心“急”1、此时此刻,面对妈妈如此危急的病情,大家急得——生:团团转出示句子:大家急得团团转。变换句式:除了急得团团转,还能怎么说?急得怎么样?换种说法,意思不变。出示:(2)拓展填词:妈妈得了阑尾炎,大家急得团团转。爱迪生,救妈妈,一溜烟,奔出门,爸爸斥责真委屈。捧回镜子把光聚,恍然大悟众人夸。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大家急得。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引入:大家急得团团转,谁在急?(反馈:医生、爸爸、爱迪生)师板书3、默读2-4自然段,找找描写他们急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4、反馈,重点交流关键语句:(1)句一: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A、理解“又急又气”(引导:爸爸啊,你在急什么?又在气什么?)B、理解“斥责”(给“斥责”换个词?)C、朗读指导引读:面对爸爸的斥责,爱迪生怎么回答的呢?(2)句二:A、理解“委屈”(引导:你们有过委屈的时候吗?心情如何?爱迪生又在委屈什么呢?)B、指导朗读。(3)出示对话:(合作读父子对话)(3)句三:对比出示: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突然,爱迪生跑出大门。比较两个句子,你喜欢哪句?为什么?(理解“一溜烟”“奔出”)忙得______气得______难过得______兴奋得______()得______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