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过程与方法:通过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学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和影响。教学方法:疑、探、展、评、用教具:教学过程;一、设疑(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学生快熟阅读教材,梳理重点知识以问题形式提出来,师生归纳整理,形成紫檀自探提纲。教师预设问题:1、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措施是什么?作用是什么?乡镇企业发展的原因和作用。2、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建立了什么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有几个?沿海经济开放区是哪?对外开放的特点是什么?(格局)3、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有哪三个方面?加快企业改革步伐的措施有哪些?4、改革首先从哪开始?首批经济特区开放的时间?增开的特区是哪?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什么?邓小平为特区的题词是什么?二、探究(一)学生自探自探提示:(三)小组合探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维解决的问题。2、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展示内容展示组评价组1题1组4组2题2组3组3题3组2组4题4组1组三、展示学生展示(板书、口述或随机展示)四、评价(一)学生评价(二)教师评价、点拨或精讲五、运用(一)质疑再探教师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二)教师精选题(当堂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