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文化大革命”(一)【内容标准】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的国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惩的灾难。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惩的灾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评价“文化大革命”,总结“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教学要点】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难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本课时要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大跃进”和人发公社运动带来的困难,经过几年的调整到1964年底已基本克服,国发经济形势超向好转。但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严重估计了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进而于1966年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被反革命集团利用,从而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新课探究】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的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期盼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防修”、“反修”,于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二、经过:1、开始标志: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发布,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2、“全面夺权,全面内战”:①起点: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策划指挥上海夺权活动。②兴起:上海夺权后,夺权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出现所谓的“一月革命”风暴。③扩大:很快发展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④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夺权的活动。3、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集团、江青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四人帮”就是江青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包括: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4、结束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标志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总结巩固】文化大革命(1966——1976)毛泽东发动错误决策反革命利用全面夺权全面内乱危害国家【教学实践与反思】第6课“文化大革命”(二)【内容标准】、【教学目标】参见(一)【教学要点】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难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本课时要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与教训。【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背景: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对此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不同时机、不同范围的抵制。【新课探究】三、正义的抗争1、“二月逆流”1967年2月,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同江青、张春桥等展开激烈的斗争。这些老同志的抗争被江青等人诬为“二月逆流”,受到严厉批判。“二月逆流”实质上是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坚持正义的抗争。2、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林彪因迫不及待地图谋提前“接班”,甚至还秘密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林彪乘飞机仓皇外逃,于1971年9月13日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事件)——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3、周恩来、邓小平全面调整①林彪问题解决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始纠左,还促成邓小平的“复出”。②1975年起,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对军队、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国民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4、四五运动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1976年清明节前夕,首都百万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沉重悼念周恩来,愤怒声讨江青等人的滔天罪行。4月5日,遭到“四人帮”的镇压。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5、粉碎“四人帮”(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中“江桥摇”实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四人帮”成员,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粉碎“四人帮”。)四、“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与教训1、“文革”造成的严重灾难(影响)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