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VIP免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1页
1/3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2页
2/3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3页
3/3
第6课:戊戌变法教材分析戊戌变法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但最终失败,为资产阶级进行革命作了铺垫,另一方面标志着中国人开始跳出了“中体西用”的迷局,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又一重要步骤。学情分析本节课基础知识较多,对学生分析、比较、理解等能力要求较高,对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教学,给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1.记住公车上书的时间、内容;2.理解“百日维新”内容及意义。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分析和评价戊戌变法的内容、历史意义及失败的主客观原因,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全面的认识历史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在活动中不同角色的表现,激发学生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教学难点维新变法的主张不能实现的原因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新课导入:课件展示:《时局图》,《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被瓜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个阶级开始反抗,探索强国之路:中国的出路在何方?资产阶级会给我们带来希望吗?展示梁启超“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展示课题)第一幕:精心准备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活动一:自主先学1、展示相关问题:(1)背景、代表人物、目的(2)公车上书:含义、直接原因、时间、内容及影响(3)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团体、报刊第二幕:大展宏图二、百日维新1、变法前的论战:组织学生辩论到底要不要变法2、活动二:小组讨论讨论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方面?有何局限性?第三幕:曲散人终3、戊戌政变(1)了解政变的发动者,戊戌六君子(2)展示谭嗣同的临刑前的豪言壮语4、活动三:交流展示(1)谭嗣同为什么要求死?他这样的死到底值与不值?(2)戊戌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生看图并思考回答: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结果:失败生齐读生阅读教材,同组之间相互补充,归纳知识点一生扮演康有为,一生扮演荣禄,进行辩论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回答生看书找出答案生齐声朗读,思考问题:“贼”指的是谁?为什么会“无力回天”?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并展示小组讨论后的答案通过复习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明白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培养生积极进取,为国家奉献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辩证地认识历史的能力。集体备课专用纸发展有何重大历史意义?5、质疑拓展为什么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光绪帝支持的变法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你能得到哪些启示教训?(提示失败原因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考虑)活动五:检测反馈大屏幕展示问题生思考,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生抢答培养学生会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任何改革或进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追求进步和不畏挫折的意志品质。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无戊戌变法代表人物序幕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标志内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上意义失败原因P3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