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来自桑干河畔、三祖文化圣地,河北省涿鹿县矾山中学,我叫马素凤。我说课的题目是《澳大利亚》,说课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共七说。一、说教材1、教材特点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中的第四节内容,本单元主要选取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三个地区和澳大利亚一个国家作为案例来学习。作为世界分区地理认识国家部分,本节教材编写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突出区域特征,本节教材的三个标题:“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彰显出澳大利亚的地理环境特征。二是突出区域联系,本节教材安排“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彰显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联系。三是突出活动探究,本节教材安排了“分析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原因”等三个活动,并明确写出了活动的意图,相比修订前的教材活动部分更容易操作。四是突出地图教学,本节教材插入15幅图像,呈现地理知识和表达地理思维。图像系统有专题地图,也有综合地图,有地形图、分布图、统计图,也有动物图、景观图等。2、课标要求教材充分落实了新课标对认识国家部分的要求,具体有三点: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3.知识整合课标要求世界分区地理至少选取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和四个不同地理区域为案例学习,本节教材就是六个国家案例之一。第七章东半球我们邻近的国家已经安排日本、印度、俄罗斯三个国家,学生已经掌握学习国家的一般方法,作为基础,可以把这种方法迁移到澳大利亚教学中,进而延伸到将要学习的西半球国家——美国、巴西。二、说学情1.已有基础第一届和谐杯“七说”说课比赛资料通过对七年级地理1~7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描述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方法、分析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特点的方法、大陆漂移学说等,这都为本节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七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表现欲极强,便于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我在教学中适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2、生活经验七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喜欢小动物的,常见的动物都认识,对于澳大利亚、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澳大利亚有这么多的特有动物的原因往往不会分析,学习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既可以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又可以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3、提升新知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和地理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还是比较陌生的,使学生在分析澳大利亚存在独特而古老生物的原因时很困难,这是本节课学生需要探索的新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难点。结合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能运用地图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2.知道澳大利亚特有动物,能运用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生物的独特性及其成因。3.能说出澳大利亚地形的主要特点、主要地形区和河流。4.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其分布特点。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生物特点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澳大利亚存在独特而古老生物的原因。三、说模式依据王敏勤教授有效教学等高效课堂教学思想,我运用的地理教学模式是”引、学、研、测、结“五步教学法,引领学生围绕导学案完成以下五个环节的学习过程:情境引入,认知目标——自主学习,探求新知——合作研讨、重点突破——当堂检测,巩固加深——课堂小结、引领提升。四、说设计1、情境引入,认知目标(3分钟)展示学生熟知的一般动物图片,引出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和国徽,自然的过渡到新课。学生除了说出动物名称,还可以简单描述其生存的环境,尤其是南极地区生物的生存环境,为下面的合作研讨活动二做好知识铺垫。【设计意图】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对澳大利亚探究的渴望。进行知识的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