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信客【学习目标】1、积累本课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独立阅读,能有自己的感悟和见解。3、把握人物的形象,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学会从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分析概括人物性格。4、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学习重难点】1、对信客的工作的细致描写。2、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一、自主学习1、“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2、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作品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这是他在研究写作之余的散文佳作。《山居笔记》获海外花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二、合作探究1、信客这一职业的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作者在写信客之前,还写了一个老信客?3、文章第一部分中的"把这一切都说完了……光买米饭不买菜."这段可否删去?4、第二部分开头说: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么都说了,怎么没提这两宗病?意思是老信客不知道年轻信客会得这两种病吗?5、如何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这句话呢?6、信客成长起来后,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事迹?为何要重点写?7、纵观信客这一生,哪里是他的一个转折?8、他这一生正好验证了哪一句话?9、信客死后,为什么要和老信客葬在一起?10、怎样理解作者对老信客的态度?老信客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三、拓展提升1、信客走了,静静地走了,或许在许多年以后,人们已经把他忘记,但作为学习了本课的我们每一个人,一定会从中受到许多启发得到许多思考。那么就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来为信客的坟墓作一篇墓志铭吧.2、[课外阅读]莫高窟(余秋雨)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色流猛地一下涡游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流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四、我的收获与疑问10信客一:唏嘘(xīxū)嫉(jí)妒噩(è)耗猝(cù)然诺诺(nuò)呵斥(hē诘问(jié)包扎(zā)文绉绉(zhōu焦灼(zhuó伎(jì)俩吊唁(yàn)跋涉(báshè颠沛(pèi)直扎(zhā)二:1(1)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2)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3)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4)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但是信客的阅历又让他增长才干。2: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路途艰苦;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惕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他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3这一段不能去掉,因为这一段主要是告诉年轻人住店吃饭时的注意的地方,作用是一、体现了老信客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