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你的鞭子》序号33日期执笔八年语文组审核四、理解并抄写生词。课题《放下你的鞭子》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及剧本的写作背景和街头剧的特点。2、通过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领悟戏剧的主题思想,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教法课上交流助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一、释题:“放下你的鞭子”是剧中青工对卖艺汉说的一句台词。“你”是谁?为什么要放下鞭子?题目设下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三、默读课文,讨论探究:1、复述故事:故事的开端。写汉子因为香姐无力耍动作而鞭打她,观众忿忿不平。故事的发展。青工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命令汉子放下鞭子并将其制服。故事的高潮。写汉子和香姐父女俩的身世和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的原因。故事的结局。在在青工的感召下,包括汉子、香姐以及在场观众在内的人都团结起来,决心一起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汉子和香姐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一开始汉子要说香姐是他从苏州买来的呢?他们是父女关系;1残酷的现实使他漠视亲情。2说女儿是买的可以引起旁人的同情从而博取可怜钱。3要亲生女儿卖艺会让父亲很没面子,因而隐瞒。细细品读课文,紧紧围绕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赏析课文内容。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其他项目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教师教法课前预习导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自学,及时完成所布置的预习任务。一、引语: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在中国东北境内的关东军突然炮击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发动进攻。蒋介石却集中力量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对日军采取了卖国政策,命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并撤至山海关内。日军在19日侵占沈阳,接着分兵侵占吉、黑等省,至1932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放下你的鞭子》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街头剧剧本。二、走近作者:陈鲤庭,1910年生,曾用名陈思白。上海人,导演,理论家.全国文联委员,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二届至第四届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三、学习生字:嗳()昧()哦()骚动()鹞子()忿忿不平()扭()发痴()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自主·合作·探究互助·相长·共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稿班组号学生姓名:3、汉子和香姐卖艺街头,为什么他要鞭打自己的亲生女儿呢?这合乎情理吗?饥饿让父亲脾气暴躁,忽视亲情。4、汉子和香姐最初认为是什么让他们经历苦难的?他们这种思想观念最后有什么改变没有?用文中的语句加以分析。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命,是天意。他们后来认识到了使他们命运多舛的根源,懂得了安稳的生活要靠自己去斗争、去争取。青工(气愤地)他妈的!(转过气来)后来你们怎么样呢?香姐后来我们每家还捐了三块钱,他们说送点钱给东洋人,他们就不会来糟蹋我们了。其实你就把全部家产交给他们,还是要你的命。我们觉得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父女两人就逃到乡下去。可是后来,连乡下也住满了大兵,把乡下人欺侮得简直不能过日子,于是就逃的逃,不愿意逃走的,就大家合伙儿干了义勇军。我们也想过,这样子活下去,有什么意思呢?我们也投了义勇军和这些鬼子拼了吧,可是我们俩老的太老,小的太小,怎么中用呢?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1)这种心境,没有挨过饿的人是不会懂的。心境:心情,心绪。(2)谁叫我们弄到这——这般田地?田地:地步。(3)他们就不会来糟蹋我们了。糟蹋:侮辱,蹂躏。2、从所选文香姐的台词中,你认为是谁叫香姐一家弄到这般田地的?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的政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好背井离乡,流离失所。3、请用两个成语(或四字短语)概括香姐一家人的悲惨境况。家破人亡流离失所4、所选文段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