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吴汉何尝杀妻》讲学稿1学习目标与要求: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读准音,扫除字词障碍。2.领会作者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观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模块一:温故知新(预时10分钟)本文作者邓拓,当代__________学家、__________家。福建闽侯人。此文发表时笔名是__________。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批驳了“__________”的说法,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1)以宾客犯法()(2)所至皆交结豪杰()(3)无稽()(4)殊不知()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预时20分钟)模块三: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预时35分钟)学习内容摘记看:讲学稿的知识链接以及每个环节的学习目标。知识链接: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一九一二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当代历史学家、杂文家。他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一九三○年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一九三七年秋到达解放区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总分社社长等。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和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等职。一九六一年,邓拓应《北京晚报》的要求,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以马南邨为笔名。在此之后,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同志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的专栏。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邓拓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抓住现实,旁征博引,含蓄委婉,可谓雅俗共赏。读:小组长带领成员自由读课文,可齐读,可分组读。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记:通过做题,熟悉课文和识记生字词。完成下边的题。2、给加点字注音。马南邨()篡位()燕薊()自刎()诬害()校订()祠堂()给事()3、解释词语,选其中一个词语造句。死心塌地:造次:殊不知:无稽:对: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负责核对答案研讨内容摘记模块四:精讲梳理(预时10分钟)不迷信盲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课题: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0课《吴汉何尝杀妻》模块五:当堂训练(预时15分钟)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投机取巧面面俱到死心踏地B.杀父之仇举一反三漠不关心C.大书特书披星带月滔滔不绝D.自以为是事半工倍埋头苦干2.下列词语没有结合语境解释的一项是()A.为什么要无中生有地硬把“杀妻”的情节,安在吴汉的头上。(本来没有的事,凭空说成有)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开始讨论下边的问题,并及时在讲学稿上记录讨论的结果,展示前请认真阅读展示建议。1、利用工具书疏通文中所引古文的意思。并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批驳的。(1)据《后汉书》《吴汉传》的记载:“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给事:以:乃:乏:以:(2)《后汉书·吴汉传》中“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让:昆:(3)汉代刘珍的《东观记》中说:“汉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也。”但:第:(4)《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质厚:造次:以上四段文字都选自汉代的历史典籍中,不但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历史根据,而且分别从典籍中摘录了四条证据说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这四条分别从、、、来证明《吴汉杀妻》是捏造情节,胡乱编造出来的剧本。请在课文中用横线标出本文的论点并写下来。展示内容一: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小组内品读再利用工具书疏通所引古文的意思。展示内容二:从文中找出中心论点,并抄下来。B.吴汉果然死心塌地随刘秀去打天下。(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C.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毫无根据)D.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装订成册的著作)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又证明,从来厉史记述都没有把吴汉描写成《斩经堂》的人物。B.刘珍是后汉安帝永初年间的史官,曾奉诏校订东观诸书,并且负责编辑建武以后的名臣列传。C.吴汉的夫人名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