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三角形学案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代数: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几何: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元素画出三角形,进一步探究两三角形完全重合的条件。[学习目标]1.掌握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2.初步学会用配方法分解因式。3.已知三元素画三角形。4.归纳两三角形完全重合的条件。二.重点、难点:1.重点:代数:“十”字相乘法几何:两三角形重合的条件2.难点:代数:配方法几何:已知三元素画三角形三.内容概要:1.“十”字相乘法;2.配方法;3.已知三角形中三元素画三角形;4.归纳两三角形重合的条件;【例题分析】代数多项式乘法中有反向,则有:虽不一定可用,但可用下边竖式乘法方法来试。例1.把下列分解因式。(1)(2)(3)解:(1)由下边“十”字相乘可知:(2)(3)例2.把下列分解因式。(1)(2)(3)(4)解:(1)(2)(3)分析:把原式看成x的二次三项式。原式(4)分析:想办法整理成某个整式的二次三项式。原式例3.分解因式:分析:原式是两个含x、y的一次式的形式。解:原式也可用例2中(3)题的方法。例4.用配方法分解下列各式:(1)(2)(3)解:(1)要点:①二次项系数为“1”时;②加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配成完全平方式;③之后用平方差公式分解。(2)原式中的二次项系数提出来,转化为二次项系数为“1”的形式。原式(3)原式例5.用配方法求出当x取何值时下列多项式有最大(小)值,并求出最大(小)值。(1)(2)解:(1)原式∴当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1(2)原式∴当时,有最大值,最大值是4例6.比较与的大小。解:即:几何例1.已知△ABC中,AB=c,BC=a,CA=b,如图所示:求作:△ABC。按此条件再做一个,问能做出不同的三角形吗?画法:(1)作射线AM,在AM上截取。(2)分别以A、B为圆心,以b、a为半径画弧交于点C。(3)连AC、BC。(4)则△ABC为所求。这样已知三边所作出的三角形做不出不同的。所以三边确定大小后所作的三角形是可以完全重合的。(本题中条件为已知三边)所作三角形唯一确定。例2.已知△ABC中,∠A=60°,AB=c,AC=b,如图:求作:△ABC,这样的三角形能作出不同的吗?画法:(1)作射线AM。(2)作射线AN,使∠MAN=60°。(3)以A为圆心,b为半径画弧交AM于C;以A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交AN于B。(4)连BC。(5)则△ABC为所求。按此条件作的三角形也是能完全重合的。(本题中条件结构:两边及夹角)所作三角形唯一确定。例3.已知:△ABC中,∠A=40°,∠B=60°,AB=c,如图:求作:△ABC,能作出不同的吗?画法:(1)作线段AB,使AB=c。(2)作射线AM使∠MAB=40°,作射线BN使∠NBA=60°,AM、BN交于点C。则△ABC为所求。按此条件所作三角形,也是可以完全重合的,所作唯一确定。本题中已知条件结构为:两角及夹边。例4.已知:△ABC中,∠A=30°,AB=c,BC=a,如图:求作:△ABC,这样的三角形能作出不同的吗?画法:(1)作射线AM。(2)作∠NOM,使∠NAM=30°。(3)以A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交AN于B。(4)以B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交AM于C。(5)连BC。则△ABC为所求。但第4步中与AM可有两个交点,另一个交点是C',则△ABC'也为所求。所以所作三角形不唯一确定。例5.已知:△ABC中,(1)已知:∠A=40°,∠C=80°,AB=c,如图,问能否作出唯一的三角形ABC来,唯一确定大小及形状?(2)已知:∠A=20°,∠B=100°,∠C=?,能否作出唯一确定大小及形状的三角形?解:(1)中,可利用来作△ABC此时与例3完全相同,故由例3的结论可推出本题也有唯一确定的三角形ABC。(2)可在任意长的线段两端作∠A、∠B得到△ABC,故不能唯一确定一个三角形,但可发现这样作的三角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如图:对这几个例题进行归纳:在下面的已知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作得的结果(作两个或更多)是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即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用S表示边,用A表示角)<1>已知三边(SSS)<2>已知两边及这两边的夹角(SAS)<3>已知两角及这两角的夹边(ASA)<4>已知两角及一角的对边(AAS)今后可用上面这4种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即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