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日本(1)》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教材主要介绍日本的自然环境,共有四个小标题,由“东亚的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组成,这四个小标题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同时又成为后面的内容“发达的经济”和“主要的城市”作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二、学情分析:日本是我们的邻国,经济发达,工业产品在我国深受欢迎,近代侵略我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等,学生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先请学生谈谈印象中的日本,激发兴趣,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导入。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首都。2.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4.培养识图、析图的能力及在地图上搜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以小组合作为活动形式,通过读图分析对比日本和英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差异,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为下课时中自然地理环境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铺垫。2.通过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引发学生思考,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充分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火山带来的的利弊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四、教学重点:利用地图认识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特点等自然环境特征。五、教学难点:联系运用有关和已有知识,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能力。六、教学方法:针对七年级学生来讲,通过半年的地理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方法,可以通过读图进行分析和归纳。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建立起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所以本课以启发式讲授为主,同时辅以比较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七、教学准备:1、课前运用百度文库搜索与日本相关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2、运用百度视频搜索日本的视频课件,增加同学们对于日本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下载PPT课件并根据教学要求制作本课适用课件。4、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日本的资料,形成对日本初步认识八、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一组日本的图片(可以从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国;温泉之国;千岛之国等方面展示),配以音乐《四季歌》,使学生初步感知日本的基本概况。通过刚才的图片,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今天要走进的国家是日本,日本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请同学们说说你印象中的“日本”。同学们对日本了解还是很丰富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教学过程:请同学们把学习目标中的关键词画出来。展示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其主要城市。2.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的特点。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学法提示:认识一个国家,一般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其中,分析自然环境条件往往要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自然要素入手。地理位置的分析,一般可结合有关地图,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三个方面进行。同学们运用这个方法,看自学指导,完成自学内容。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读图7.1、7.2和P3图6.4,结合课文内容,完成导学P11自学指指导和自学检测第1、4题。同学们学习的差不多了,组内交流结果,解决疑问。组长做好检查,安排好发言人员。学生展示:1.日本的地理位置⑴纬度位置日本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温度带)。⑵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北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面被鄂霍次克海、太平洋、日本海、东海所环绕。⑶相对位置日本位于我国的东面,与其隔海相望的国家还有韩国、朝鲜、俄罗斯。2.日本的范围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等4个大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