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二月抗争;2.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国民经济出现转机3.;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教学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所造成的危害、二月抗争。教学难点:认识文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大革命教学方法:疑探展评用教学流程:教师导入:一疑请学生读学习目标、浏览教材内容,结合学习目标,师生互相补充归纳整理形成本节课的自探提纲。1.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都有谁?2、文革发动后,全国动乱局面是怎样出现的?有哪些表现?3、“二月逆流“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学习老一辈的什么精神?4、什么是“九一三”事件?是怎样发生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什么?5、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经济形势明显好转的原因是什么?6、“四五”运动的性质,文革的性质及教训?。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人物是谁,文革的起止时间及标志什么?二、探学生结合自探提纲,阅读教材,独立思考,解决自探提纲中的问题。如有疑问,留待下一环节小组内交流解决。此小组内合作交流自探中的疑问,并确定本组答案,为展示和评价做好准备。三、展展示要求:要书写规范、保证时间,提高效率。非展示同学要认真倾听、思考,做好评价补充的准备。四、评评价要求:评价时要面向全体,语言规范,声音洪亮,神态自然。指出优缺点。2、师生合探每个学生评价后,教师要对其评价进行点评,给出得分。在此若学生评价、补充不完整,教师要集中引导、点拨全班学生。3、质疑再探鼓励学生学生大胆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再进行探究解决,对动脑思考提出有价值问问题123456展示1组2号2组2号3组2号4组2号5组2号6组2号展示方式口头口头口头口头口头口头评价6组1号5组1号4组1号3组1号2组1号1组1号评价方式口头口头口头口头口头口头题的学生加分奖励。学生没有疑问时,教师可适当提出问题点拨学生。五、运用1、学生编题2、教师精选习题进行检测,采用师生合批方式完成。本课检测题如下:(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前的括号中)1、下列事件中,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大跃进”B、“二月逆流”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2、1976年逝世的我国杰出的国家领导人有()①毛泽东②刘少奇③彭德怀④周恩来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A、1960—1970B、1964—1974C、1965—1975D、1966—1976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C、“二月逆流”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5、下列事件不发生在1976年的是()A、四五运动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C、毛泽东逝世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6、“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灾难。对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右倾错误长期发展的结果B.民主法制不健全C.毛泽东对形势错误的认识和判断D.林彪、江青等野心家的推波助澜7、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①由上海蔓延至全国的“一月风暴”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③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8、“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A.二月逆流B.刘少奇被迫害致死C.“四五运动”被压制D.邓小平被撤职9、邓小平曾说过:1957年以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以下属于“左”的错误的是①三大改造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④土地改革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她有能力纠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错误。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包括①遵义会议②“大跃进”运动③“文化大革命”④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材料二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