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西周的分封制”,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大致了解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加强自己的统治的。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夏商西周统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来统治人民的。3、通过识读“周初分封图”,增强一定的识图能力,并能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过程与方法1、模拟西周分封情景,或模拟贵族、平民与奴隶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通过这种组织历时短剧演出的方法,增强合理的历史想象能力。2、通过积极参与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等教学活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3、识读“周初分封图”,增强识图能力和根据图表捕获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分封制”“礼仪教化”等内容的学习,了解到它们的实行既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又是中国古代“尊祖敬宗的孝亲观念”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渊源。教学重点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认识礼仪教化对于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重大意义,以及在学习的基础上设计初出西周的社会网络图。教学流程时间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第5课讲述了夏商西周的更迭,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请同学回答什么时间、什么人、建立什么朝代、都城在什么地方?那么我们想一想,统治者在打下了江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之后,面临着最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如何管理广大的地区、统治人民,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夏商西周的统治者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国家的。讲授新课一、西周的分封制(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看书P28、29页,出示PPT阅读思考)1、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A为了巩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B西周疆域广大,而当时通讯和交通手段极其落后,这必然使周王难以直接对较边远的地区实施有效的统治。因此,在西周初年,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形成了对全国的控制网。2、分封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注意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周王的分封:周王对诸侯授民授疆土。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3、周王分封的主要是自己的子弟和同姓,为什么还要分封功臣和夏商等前代贵族的后裔?(这样周王就团结了很多部族,对稳定全国起到了重要作用)4、请同学们看“周初分封图”,这些封国主要集中在那条河流附近,最北的、最南的、最东的封国各是那个?为什么封国主要集中在此流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最北的是燕,最东的是齐,最南的是吴。它们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是因为古代生产一农业为主,故临水而居。)5、那么诸侯又是怎样对其国内进行有效统治的呢?(诸侯往下也按照同样的原则把本封地内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士。士以下没有土地,不再分封。这样,周王就通过分封制建立了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分封制的认识,我想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活动:模拟表演西周分封时的情景。表演前,师问:周王对哪些人进行了分封,分封的内容有哪些?选学生六名同学分别扮演周王,嫡长子,周王的二儿子,侄子,功臣,夏商等前代贵族后裔。模拟内容为周王如何授民授疆土,受封者如何接受分封并对周王表示效忠。问:分封制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编制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问:分封制能保证周王对广大疆域的统治永远牢固吗,为什么?(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交通不便,诸侯国与周王室之间有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只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然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状态的出现。)好,我们知道从夏开始,我国开始进入国家和阶级的时代,中国也开始步入文明时代。那么,当时的社会是由哪几类人构成的呢?二、贵族、平民和奴隶问:那么当时的社会又是以什么依据来确定贵族、平民和奴隶的等级身份的呢?问:那么以血缘的亲疏关系区分尊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