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序号日期执笔八年语文组审核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跻身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四、理解生词。课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学习采访,练习写实录性新闻;学习新闻特写的特点及本文的语言特色。2、体会作者蕴藏在文中的深厚感情,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教师教法课上交流助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一、释题:文章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为标题,是活用了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的题目,旧题新用,别致、新颖。“不列颠尼亚”是英国皇家的一艘游轮的名称。“别了,‘不列颠尼亚’”表面上是告别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实际是指英国对香港长达细细品读课文,紧紧围绕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积极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其他项目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教师教法课前预习导学学生学法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了,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二、关于体裁: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电影“特定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小精悍的消息文体。特写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三、默读课文,讨论探究:1、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特写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1)、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2)、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3)、1997年6月30日下午6点15分——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赏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学,及时完成所布置的预习任务。一、引语: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二、学习生字:凝重()紫荆()停泊()载歌载舞()世人瞩目()投降()大厦()[旗帜()三、关于香港:香港,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国际重要的经济、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有“东方之珠”的美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不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自主·合作·探究互助·相长·共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八年级语文(上册)班组号学生姓名:女王赠言。(4)、1997年6月30日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5)、1997年6月30日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6)、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7)、1997年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2、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二、阅读“4点30分,……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完成下面的题目。1、从记叙顺序上看,选文第二段属于插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