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能力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情感目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难点:文字的演变,古代历法。医学成就。教学方法:[键入内容]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通过阅读课本P41-42,说出甲骨文出现时期和意义。说出文字的演变过程。2、通过看教材P42-44页,找出古代在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方面成就。(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①随着文字演变,记载文字的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②谁能说出一句关于24节气的谚语,或背诵24节气之歌。(三)拓展延伸1、结合课本图先和自己收集的有关文字演变的材料,进行展示,并能说出相关含义。2、说说自己在天文、历法、所知道的一些常识。(四)系统总结:从文字、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方面所学的内容。(五)巩固训练1.据说今天的农历来源于夏朝,所以又叫A.夏历B.周历C.商历D.阳历2.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3.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诗人是A.宋玉B.屈原C.李白D.杜甫4.闻名中外的甲骨文的发现时间和地点是A.19世纪末的河南安阳B.19世纪末的河南商丘C.20世纪初的陕西西安D.世纪初的河南洛阳5.最早留下哈雷慧星的记录是在我国A.商朝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6.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A.齐国B.燕国C.楚国D.秦国7.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也叫“铭文”。8.望、闻、问、切四诊法,是由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来的。9.楚国优秀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千古传育的抒情长诗《》10.“大篆”这种字体出现在晚期。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11.阅读下列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回答:①这句诗出自谁的什么作品?②这句诗是什么意思?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六)当堂反思:本节收获: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