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常山华侨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生在认识了大洲和了解了地区之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它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有三部分内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我第一课时讲的是第一部分的内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二、说教学目标我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能看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和地形等。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3.了解防震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4.培养识图、析图的能力及在地图上搜集信息的能力。5.教会学生如何评价某区域自然环境。(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学习一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通过认识日本,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3.使学生认识到各自然地理特征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从而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及气候的特征。2、难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形成。四、说教法1、读图对比探究教学法:在联系课本活动探究中,我让学生通过读英、日两国的地形图,让他们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对书上的问题就行探究讨论,然后得出结论。此外我会布置课外探究。2、合作分组教学法:在不同场景如何防震,我会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学会合作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给学生思维上互补,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3、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的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展示更多的关于日本这个国家的图片、文字等,使同学更好的认识到日本这个国家,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五、说学法1、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主义。4、学会归纳: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概括归纳的意识,并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六、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我会先给学生看一幅具有日本特色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通过刚才幻灯片的所放映的,是什么国家,或者想到了什么。然后导出今天所讲的课题《日本》。【教授新课】讲新课前首先介绍自然地理环境一般包括位置、领土组成、气候、地形及河流特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组成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日本在世界位置图》、课本P18《日本地形图》及《日本邻国图》,让学生读图说出日本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以及日本的领土组成。通过读图说位置,使学生了解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一般从位置和范围入手,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又通过活动2,将日本和英国位置、范围做对比,让学生了解两国的地理环境差异,理解位置、范围,甚至领土形状对国家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深刻影响,并认识海岸线曲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2、日本的气候通过讲日本是个岛国,海岸线曲折不仅对日本的经济有影响,而且对气候也有影响,过渡到“日本的气候”这个知识点来。主要通过读“亚洲气候图”,分析日本的气候类型,并通过对比东京与北京的气温、降水资料,得出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点,气温是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并分析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然后讲述日本的气候适合樱花生长,介绍日本的国花。3、日本的地形、河流用“我们赏完日本的花,接着继续来日本游山玩水,看看日本的地形和河流”.过渡到“日本的地形、河流”这个知识点。读图7.2日本地形图,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颜色来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提问日本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