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了解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国逐渐走向“双嬴”。教学难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国逐渐走向“双嬴”。教学方法:疑探展评用教学过程:一、设疑(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梳理重点知识以问题形式提出来,师生归纳整理,形成自探提纲。教师预设问题: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过程?意义?2、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间、会议、意义?3、中日建交的时间4、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时间、国家、主题、内容、意义?二、探究(一)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二)小组合探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2、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展示内容展示组展示方式评价组1题3组口述、板书1组2题1组板书2组3题2组口述4组4题4组口述3组三、展示学生展示(板书、口述或随机展示)(板书一道题不只限一人)四、评价(一)学生评价(一人评价之后,他人可以补充)(二)教师评价、点播或精讲五、运用(一)质疑再探(二)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根据时间设计,如果时间不够,新授课上就不编题,可在练习课上进行编题训练。)(三)教师精选题1、下列哪一项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A、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B、B、推动达成了《关于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C、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举行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2、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最主要的原因是()A.苏联的支持B.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C.中美关系改善D.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3、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A.基辛格B.尼克松C.布什D.克林顿4、《上海共识》与哪次外交活动有关?()A、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B2001年APEC会议C、亚非国际会议D、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5.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上海APEC会议B.上海合作组织会议C.万隆亚非会议D.昆明世界博览会6、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上海APEC会议D、上海合作组织7.下列关于中美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双方敌对长达20多年B.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双方签署《建交公报》C.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秘密访华D.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并表示不支持“台独”8.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A.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C.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D.开放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材料分析9、看下图,回答问题:(1)这些领导人当时在上海出席什么会议?(2)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3)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有哪些?(六)课堂总结由一名学生进行总结,内容为本节课重点知识(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并评出三星一组(质疑之星、展示之星、评价之星和优秀小组)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