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希望从这里开始教学案1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联系社会上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事例,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意识。3、结合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特点,初步培养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义务观念。(二)知识与能力1、了解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2、结合实例,理解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3、结合实例,理解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受教育为什么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2、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3、受教育者必须履行哪些义务?4、当自己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该如何正确维权?三、课前准备:1、查找“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大眼睛”是谁?她考上了什么大学?了解其近况?2、采访学校相关负责人,填好课本100-101的表格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探讨式、讲授式、情景教学式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活在线:(1)你知道“希望工程”的来历吗?(2)照片中的“大眼睛”使你看到或想到了什么?请为照片命名。材料介绍:希望工程的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自述(教参214-215页)问;是什么改变了张胜利的命运?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而希望工程也确实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机会。一|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从自身发挥和对国家的要求角度理解)二、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信息点击我们都是受教育者,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你正享受到那些受教育的权利。三、感受权利:1、请同学分组汇报调查结果这反映出你正在享受哪一项受教育权?2、全国对农村贫困学生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和我校每年实施的帮困助学活动反映出那一项受教育权?3、你到现在得到过哪些证书?这说明什么?4、维权行动:看书P102-103案例,张某会胜诉吗?为什么?会败诉吗?为什么?四、小结公民有那些受教育的权利?P99信息点击(一)-------(五)五、上级领导视察学校,将调皮学生软禁,对不起?为什么?限制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得歧视任何人受教育要求。平等、不得非法限制,不得歧视。如拓展天地P106终身学习,上大学没有年龄限制,为了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如外来民工上学不受歧视,享受教育公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