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教材分析中国现代史的第二个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要反映的是新中国如何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1953—1956年间我国制定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同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二、学情分析这段历史对于八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陌生,诸如过渡时期、“一化三改”、“三大改造”、合作化道路、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等词汇他们也许是第一次听到,教师可以援引实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们理解。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2.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途径、结果,尤其要理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3.提高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能力目标1.通过访问、收集等方式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及“三大改造”等情况,学会用多种渠道学习、了解历史的方法。2.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了解读图学史的方法。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清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努力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等史实加深对祖国的热爱。2.认识我党创造性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意义。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一五”的成就“三大改造”的完成,了解我党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2、教学难点:对过渡时期、“三大改造”等概念的理解。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出示1953年版的1分钱纸币,你们看到了什么?导入课题二、新授1、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纲,学生自学(4分钟)①、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什么时候?在过渡时期我国有何计划?②、我国一五计划开始于什么时候,完成于什么时候,结果如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内容、影响?③、“三改”指的是什么,我们国家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的?完成之后有何历史意义?2、合作探究(一)、过渡时期总路线①、过渡时期的含义?②、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二)、第一个五年计划①、时间:②、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有步骤地促进、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③、一五计划的成就(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1、内容2、途径:3、实质:4、历史意义:_____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_____地位。从此,________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_______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三、小结:六、练习及检测题同步导练第13—15页1----8题,七、作业设计同步导练第13—15页10----16题,其中第9、17题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