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科目设计人审核人授课人学生姓名授课时间时数总课时数语文课时总第课时课题30.寓言四则学习目标【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2、体裁介绍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2、学生对照《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学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探究。然后小组提出无法解决的字词,全班讨论。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内容增删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3、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A.失败——惨败;B.排除——排斥;C.庇护——保护;D.重视——轻视4、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A.渺小——伟大B.增加——降低C.坚定——坚决D.冷淡——热情5、为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义项。(1).人皆吊之()A.慰问B.吊着C.哀悼(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A.将要B.带领C.将来(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A.十九个人B.十分之九C.十有八九6、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7、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B.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C.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8、蚊子第二次吹喇叭的原因是()A.有意气一气狮子,再一次从精神上征服狮子。B.得胜后骄傲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胜利。C.宣扬自己的功绩,要称雄于动物界。D.庆贺自己战胜狮子而奏乐。9、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词。(1)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二、【展示探究】10、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11、在《智子疑邻》中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寓意(1)、宋人家被盗的原因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2)、在宋人家被盗前,可有人向他提出有关建议?(3)、被盗后,宋人对两人有何不同的态度?(4)、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产生不同的态度呢?(5)、读罢本文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12、《塞翁失马》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你知道是什么吗?13、积累和《塞翁失马》寓意相关的格言三、【检测反馈】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